4月23日晚,清华校友剧艺社专场演出在我院CII三楼大报告厅举行,由我院学生艺术团主办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首届艺术文化活动月由此拉开了序幕。院党委书记赵庆刚老师出席晚会并致辞,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戴吾三教授、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高朝阳等老师出席了晚会。
清华校友剧艺社成员大多是原清华学生文工团话剧队队员,他们有64年工物系毕业的李正民、65年机械系毕业的陶岚琴、66年土建系毕业的刘明、69年电机系毕业的江芸、70年数力系毕业的郭大成和水利系毕业的涂兆林等。剧艺社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抑恶扬善、呼唤真情”为宗旨,经历了从最初“以朗诵这种形式体验老有所为的快乐”,到如今净化心灵的使者的过程。
晚会由曾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晚会担任过主持人的剧艺社陶岚琴女士主持。全体剧社成员集体表演的《朗诵让我们享受多彩人生》,展现了清华校友剧艺社社员们对待朗诵的执着与热爱,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观众。由赵敏、郭大成老师朗诵的《残缺的馒头》,以抗日时期为时代背景,讲述了那个艰苦岁月里军民一家亲的感人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电梯里的浪漫》、《平分生命》和《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等,风格迥异,内容博览古今、纵观中外,将朗诵会一次次推向高潮。最后,江芸、刘明老师表演的《人与人生》作为压轴节目,试问每一个人在世界上最为困惑问题的答案,“何谓聪明?”“不自作聪明。”“何谓天才?”“滴水穿石。”“你主张怎么做人?”“追求而又尽责,不俗而又合群,自信而又谦逊,自立而又助人”“那么庸人的标志呢?”“目光短浅,随波逐流。”“什么是幸运?”“到世上走一遭”“什么是成熟?”“懂得珍惜”……这些问答向我们展示了发自经历了世事沧桑、洞悉了美丑善恶、看透了人生真谛的灵魂深处的声音。这个答案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是体现了这个节目深邃的思想。
作为首届艺术文化活动月的开场演出,此次“用真诚诠释感动”的朗诵会获得了圆满成功,老校友们的表演折射着老一辈清华人对生命的认知和他们对生活独到的见解。学生艺术团与研究生会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艺术文化月活动中,为老师和同学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熏陶。(学生艺术团/李牧霏)
图为我院师生与清华校友剧艺社老师们合影
图为陶岚琴学长主持晚会
图为郭大成、赵敏老师朗诵《残缺的馒头》
图为涂兆林、张宗晞老师朗诵《电梯里的浪漫》
图为《朗诵让我们享受多彩人生》精彩表演
图为李正民老师表演《千古的胜负在于理》
图为江芸、刘明老师表演《人与人生》
图为我院学生艺术团表演《我的南方和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