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客
校友
捐赠
人才招聘
内网
邮箱
中
EN
学院新闻
综合新闻
学术科研
教育教学
交流合作
SIGS人物
媒体聚焦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关于我们
学院简介
学院沿革
2023
2021
2020
2019
2018
2016
2011
2010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现任领导
院长
党委书记
副院长
党委副书记
院长助理
组织机构
职能部门
教学科研机构
信息公开
联系我们
学科建设
教育教学
师资队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术学位教育
专业学位教育
课程与教学
国际化培养
授权学科
奖助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
中心简介
特色项目
品牌活动
实践
服务
i-Space
在线开放教育
在线教育
校园开放课程
校际共享课程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机构
政府批建机构
自主设立机构
联合共建机构
科研成果
技术转移
大型仪器共享
招生就业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在职研究生
非学位项目
学生职业发展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伙伴
联合培养
科研合作
交流访问
走进SIGS
校园生活
学生活动
教工活动
生活在SIGS
食在SIGS
住在SIGS
图书馆
生活在深圳
实用信息
校园交通
周边交通
校园参观
宣传资源
清华校历
校园风光
校园安全与健康
校园安全求助电话
校园健康服务
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术科研
综合新闻
学术科研
教育教学
交流合作
SIGS人物
媒体聚焦
2025-06-25
学术科研
苏阳团队合作开发分离性能可切换的石墨烯智能分离膜
智能膜与主动分离技术是膜研究的新兴领域,能够在外界刺激下实现分离性能的可逆调控。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苏阳、山东理工大学赵金平、大连理工大学张宁等合作发现,将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纳米片混合组装为复合膜,可使原本对溶剂刺激无响应的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膜,转变为对溶剂种类有明确响应、分离性能可切换的智能膜材料。图1. (a)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复合膜在水和甲醇中对不同染料分子量的截留;(b)智能膜在水和甲...
more
2025-05-28
学术科研
郑博团队合作揭示空气污染对全球甲烷源汇收支的调控机制
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其大气浓度变化对气候系统影响显著。近年来全球甲烷浓度快速上升,甲烷源汇变化与调控机制备受关注。全球甲烷源汇收支不仅受到自然排放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还与空气污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环境与生态研究院副教授郑博带领由中国、法国和德国学者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系统揭示了空气污染如何通过调节大气中羟基自由基(OH)...
more
2025-05-14
学术科研
干林、李佳团队合作在五元环石墨氮的高选择性构筑与四电子氧还原反应电催化上取得进展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干林、李佳团队与佛山大学讲师夏冬生博士合作在新型五元环石墨氮的高选择性构筑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采用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作为前驱体,通过高温处理高选择性地合成了一种五元环石墨氮掺杂的碳材料。与常规六元环石墨氮的低催化活性不同,这种五元环石墨氮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对燃料电池氧还原反应(ORR)表现出优异的四电子电催化活性。相关工作为开发低成本的燃料电池催化剂提供...
more
2025-02-26
学术科研
宋清华团队与合作者在拓扑光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在光学中,连续域束缚态(BIC)是一种特殊的光学奇点,其能量被局域化,无法向外传播,从而在动量空间中形成一个不辐射、Q值无穷大的偏振奇点,围绕该奇点的偏振分布具有非平庸的拓扑荷。因此,BIC在涡旋光产生、场增强和高Q值等光学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对拓扑光学领域具有深远影响。传统利用超表面和光子晶体实现的BIC通常依赖于严格的周期性结构,结构的无序会破坏周期性,导致BIC退化成准BIC(即QBIC),其拓扑性质也随之消...
more
2025-06-09
学术科研
钱翔课题组合作在触觉交互执行器领域取得新进展
触觉感知和反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与数字世界的互动,催生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残疾辅助和通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当前,表面触觉反馈器件主要通过电刺激和机械振动两种机制实现。电刺激利用电流直接刺激神经,将信号传递至大脑,但存在用户体验不一致、皮肤疼痛、肌肉反应及暂时性感觉迟钝等问题。相比之下,柔性机械执行器则通过皮肤变形传递触觉信息,更安全且无需紧密贴合,提升了用户与环境交互的自由度。然而,这类执行器通...
more
2025-05-07
学术科研
倪凯、白本锋课题组在超表面快照光谱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倪凯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在超表面计算快照光谱成像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式深度学习的并行化超表面计算机断层扫描超紧凑策略,可以在保持高分辨率和成像速度的同时,有效将快照光谱成像中的光学元件体积大幅缩小,为光谱成像技术的微型化、智能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快照光谱成像能在单次曝光中获得三维光谱信息,使得视频级实时光谱成像成为可能,但空谱映射性光谱成像往往面...
more
2025-04-15
学术科研
耿子涵团队合作提出AR显示新范式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助理教授耿子涵团队联合香港城市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单位,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三维可变焦超构元件,可实现增强现实显示中焦点位置的精确动态调控。该成果为解决增强现实显示中的调节辐辏冲突和有限眼动范围等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图1 三维可变焦超构元件操控焦点位置和显示的示意图增强现实(AR)显示技术因其能够将真实与虚拟世界无缝融合而备受关注。然而,目前AR显示技术仍...
more
2025-08-06
学术科研
王文龙、吴乾元在再生水利用ISO国际标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8月4日,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牵头编制的国际标准《Water reuse in urban areas — Guidelines for urban reclaimed water for landscaping uses(城镇再生水利用:景观环境利用)》(ISO 18997:2025)正式发布。该标准由ISO/TC 282水回用技术委员会城镇水回用分委员会(SC2)组织制定,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王文龙、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胡洪营主持标准编制,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长聘副教授吴乾元参与标准编...
more
2025-08-05
学术科研
吕帅团队获国际计算语言学年会(ACL 2025)领域主席奖
近日,第63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年会(ACL 2025)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吕帅团队研究论文“将建筑师反馈与领域知识融入住宅平面生成”(FloorPlan-LLaMa: Aligning Architects’Feedback and Domain Knowledge in Architectural Floor Plan Generation)被大会录用,并获得领域主席奖(Area Chair Award)。团队在会上作口头报告,现场展示团队在AI辅助建筑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住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
more
2025-08-02
学术科研
余泉课题组利用等离子体-微滴融合技术实现烷烃直接氮化制亚胺
烷烃是天然气和石油中的主要成分,储量丰富、成本低廉,是重要的碳氢资源。除作为燃料外,若能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将在化工合成领域发挥更大价值。然而,由于烷烃C-H键高度稳定、反应活性极低,传统转化过程往往依赖高温高压及贵金属催化剂,严重制约了其在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与此同时,亚胺类化合物作为合成药物、生物活性分子和功能材料的关键中间体,具有广泛用途。但传统合成方法通常依赖含活泼官能团的原料,步...
more
2025-07-23
学术科研
訾牧聪团队在水合物法甲烷固态储存领域取得新进展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其高效、安全的储运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挑战之一。水合物法甲烷储存技术因其储气密度高、安全性好等优势备受关注,但其工业化应用长期受限于缓慢的生成动力学和理论储气上限。如何实现快速、高容量且可循环的水合物法甲烷储存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难题。近期,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訾牧聪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并深入研究了“水基金属有机框架(MOF)系统”用于强化吸附-...
more
2025-07-16
学术科研
沈欣炜团队在海上风电制甲醇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副教授沈欣炜团队在利用海上风电规模化生产绿色甲醇以实现航运业深度脱碳方面取得研究进展。该研究系统评估了在欧洲港口利用海上风电直接生产绿色甲醇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竞争力,并预测了其成为航运主流清洁燃料的时间表。随着国际海事组织及欧盟等地区设定日益严格的航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寻找经济可行的清洁替代燃料成为当务之急。欧盟近期将航运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并实施FuelEU M...
more
2025-07-15
学术科研
耿子涵团队在高精度三维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耿子涵团队联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等机构,成功研发出一套融合双目超透镜与光学线索融合网络的高精度三维成像系统。该系统创新性地结合物理推导的绝对立体深度测量与机器学习估算的相对深度信息,通过自适应置信度映射实现高精度、鲁棒的三维重建,有效拓展了三维成像的适用场景和精度边界。图1 高集成三维成像系统原理及应用示意图三维成像技术在自动驾驶、医学诊断及工业检测等领域中...
more
2025-07-12
学术科研
我院金欣团队在ISO/IEC MPEG实现重大突破 主导ISO光场视频编码国际标准进程
6月30日至7月4日,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第151次会议在韩国大田召开,来自全球的600余名专家参会。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积极响应光场视频编码提案征集。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金欣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移动、北航提出的技术方案正式成为LVC测试软件核心组成部分。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光场视频编码技术从探索研究阶段全面转入国际标准制定轨道,提升了中国技术方案在国际光场视频编...
more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40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29
跳转到
常用链接
关注SIGS
联系我们
校区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清华园区
邮编:518055
友情链接
清华首页
研招网
校友总会
清华校历
校园参观
宣传资源
信息公开
预决算公开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