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追忆先贤,脚踏实地”特色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2.06.20

    6月18日,在院党委的支持下,社科与管理学部教职工党支部、工会小组、物流与文理学生党支部举行“追忆先贤,脚踏实地”特色支部活动,前往广东省珠海市唐国安纪念馆及中山故居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院党委书记赵庆刚、副书记杨瑞东等28名教职工和学生党员、工会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师生们首先参观了唐国安纪念学校。三面环山、环境优美的唐国安纪念学校,用地面积二万二千平方米,包括迁址重建的唐国安故居、唐国安纪念馆以及与学校相通的文化长廊,均采用清华大学经典的红区建筑风格,朴实沉稳,浑然一体,将现代建筑设施与人文纪念相结合,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国安先生是清华大学首任校长,他为创办清华、保护清华、恢复清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国安先生曾作为中国最早的120名官派留学生之一赴美国留学。1881年,唐国安从耶鲁大学法律系肄业回国后,积极主张社会变革和道德救国,1905年参与创办《南方报》及《寰球中国学生报》,呼吁中国留学生不应看重功名利禄,而应不惜牺牲自我,积极投身国家改革和社会改造事业。在任“游美学务处”会办时,唐国安先生负责向美国选派留学生,成为容闳留美教育计划的“复活和延续”;辛亥革命期间,唐国安力促清华复校和改制,并出任首任校长,全面引进西学体制,奠定了早期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的第一块基石。1913年8月22日,唐国安先生在清华学校校长任上辞世。

    唐国安纪念馆展馆建筑镶嵌着百年清华的人文元素,让熟悉清华母校的师生们倍感亲切。纪念馆展览内容丰富,藏品珍贵,100多幅展板和文物史料再现了老校长不平凡的一生,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那个时代清华大学以及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变迁,给我们以深思和启迪。作为水木清华百年荣光的历史源头,我们从老校长身上体会到更多的是那份使命和责任,那份坚毅和执着,那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老校长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新一代清华人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自强不息!

    在参观完唐国安纪念馆后举行的座谈会上,院党委书记赵庆刚对于这次参观交流活动的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以后还能够有更多的清华人来到这里缅怀唐国安校长,追忆先人的足迹,鼓舞今人的志向,肩负起国家和民族所赋予的使命。

    18日下午,师生们来到位于中山市翠亨村的中山故居进行参观。中山故居是以翠亨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其中包括中山故居、中山纪念馆、翠亨民居展示区等。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同时他也是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历史人物。1918年至1924年,孙中山先生就居住在这里。现在故居的陈列,都是遵照宋庆龄生前指示布置的,室内绝大多数陈列品都是原物原件。中山故居具历史纪念性和民俗性、立体而多元化的陈列展览体系,充分地展现了孙中山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对中山先生故居的参观,增加了师生们对于孙中山先生生平的感性认识,了解到中山先生的日常生活环境。简朴的生活与伟大使命之间的强烈反差更增添了师生们对于孙中山先生的敬意。他历经艰难险阻,但始终百折不挠,忠实地实践着他所说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的誓言。这些都时刻的提醒着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发展而脚踏实地、不屈不挠。活动结束后,师生们都表示要向先贤学习,切实实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文/潘丽莉 摄影/温雪媛)

    图为参加活动的师生在唐国安纪念学校合影留

    图为参加活动的师生在唐国安纪念馆合影留念

    图为参观唐国安纪念馆

    图为参观中山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