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第五届深港澳台博士生南山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2.11.26

    11月24日至25日,第五届深港澳台博士生南山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行。来自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巴黎高等商学院、韩国高丽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海峡两岸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的3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在生命学科、电气信息学科、工程学科和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学术交流。

    论坛以“深研博学、创新未来”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宝国,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海洋学家、我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部教授苏纪兰,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前院长冯冠平,原招商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我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教授顾立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建成,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作寰等嘉宾出席了活动并作报告。深圳市副市长陈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深圳市南山区副区长纪震,深圳市科协主席王鸣,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庆刚,院党委副书记杨瑞东、研工办主任关添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闭幕式。赵庆刚、胡洪营分别在闭幕式、开幕式上代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致辞。

    深研博学,创新未来,为创新型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深圳市目前正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南山区是深圳市高校集中地,同时南山区又是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在南山区组织大学生创新活动,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也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社会意义。为充分利用南山区的科研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稳健快速发展,深圳市南山区科学技术协会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联合举办第五届深港澳台博士生南山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315期博士生学术论坛。

    本次博士生学术论坛建立了深、港、澳、台地区高校博士生的学术交流平台,依托清华大学学科优势的“高原效应”,发挥体现原创性、前瞻性的“尖峰效应”和学科交叉、综合效果的“拳头效应”,通过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增强博士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以学术交流为契机,加强推动南山区乃至深圳市各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学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发展。

    在主论坛上,冯冠平教授作了题为《传感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的思考》的报告;苏纪兰院士与大家分享了关于“珠江河口的环流与生态健康”的研究成果;孙宝国院士就“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

    首届创业与产业分论坛,为鹏城产学研合作提供新的动力

    本次深港澳台博士生南山学术论坛还首次开设了创业与产业分论坛。创业与产业分论坛着眼于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趋势,紧紧把握现阶段国家对产业发展的要求,力图为深圳产业搭建一个政界、学界、产业界的沟通平台。25日下午,第五届深港澳台南山博士生学术论坛首届创业与产业分论坛举行。

    本届创业与产业分论坛着眼于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趋势,紧紧把握现阶段国家对产业发展的要求,力图为深圳产业搭建一个政界、学界、产业界的沟通平台。与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产业和创业精英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了深圳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新时代背景下产业与大学互动、深圳市人才需求与教育模式、青年创业与就业等时下的热点话题,提出了许多前瞻性和现实性的新思维、新观念。顾立基教授就南山区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深圳创业投资环境、蛇口工业区的历史及基因等作了详细介绍;冯冠平教授从团队建设等角度对年轻人创业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建议;吕建成副院长结合自身经历谈了创业的三层面、科技与产业的差距,告诫同学们要做好人生规划;胡作寰总经理介绍了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并期待着更多清华毕业生能加入到他的团队中。

    两天时间里,除了学术报告和名企参观,论坛组委会还组织了丰富的交流活动,海峡两岸高校研会主席沙龙、联谊酒会等活动为海峡两岸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深港澳台博士生南山学术论坛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深圳市南山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承办,自2008年以来,论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届论坛的举办,对于加强博士生的学术交流与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推动深圳市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白志强、吴慧敏、肖宝)

    图为论坛开幕式现场

    图为主论坛现场

    图为出席主论坛的嘉宾合影

    图为分论坛现场

    图为各校与会代表合影

    图为与会学子参观腾讯公司

    图为出席闭幕式的嘉宾、院领导和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