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学生创新领袖训练营8月23日-30日在我院举行,经过选拔,来自各专业的九十名新生参与了训练营活动。以“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为核心,为期七天的训练营节奏紧凑、内容丰富,安排了专题讲座、户外拓展、项目调研、早操拉练、趣味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多种活动。
院长康飞宇教授作了题为“深研院历史与未来发展”的讲座。在讲座中,康飞宇老师回顾了深研院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院人才培养标准与特色和学科分布,对学院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康老师在讲座中对同学们提出希望,“要有理想,实干与坚持,要有善心、爱心、孝心、责任心,要重视学习能力”。
校研工部部长张小平老师作“清华大学学生工作传统”主题报告。张老师强调,在学生工作中一定要发挥清华“双肩挑”的优良传统,既要在科研学术上不断开拓创新、刻苦钻研,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学生工作能力,服务好同学。
清华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郭樑老师为营员们带来了题为“清华校友成长规律”的讲座。郭老师用详尽的图表数字展示了多年来清华大学校友的发展状况,鼓励大家多向优秀的校友学习,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大胆突破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院党委副书记杨瑞东老师作了关于清华大学历史与传统的讲座。营员们从讲座中了解到了清华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增强了作为一名清华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原深圳市委常委、警备区司令员、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友烈作了关于爱国意识与青年社会责任的讲座,号召大家要热爱国家、勇于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原南山区政协副主席、科协常务副主席陈康侯老师关于“换个视野看中国”的主题演讲着重分析了我国公共意识普遍缺乏的问题,分享了有关“文化软实力”的观点,并指出当今对文化及其功能存在认识误区。国际航协(中国)培训中心礼仪培训师程成老师关于社交和领导力的讲座让营员们通过对基础社交礼仪的学习得以提高自身修养水平与对于美的感觉与认知。院研工办主任关添老师给营员们介绍了深研院学生工作体系,加深了营员们对我院学生工作整个体系以及工作特色的了解。院公共关系办主任陈超群老师从校园社团、校园媒体与校园文化三个方面给予学生工作以不同角度的思考。
除了内容丰富的各类专题讲座, 30日下午,训练营还设置了项目调研和答辩。每个班级的同学在一周时间内针对一个与深圳研究生院发展息息相关的主题展开系统调研,并形成完整的书面报告,最后进行答辩。答辩现场,参与答辩的同学胸有成竹、娓娓道来;评委老师们与答辩同学积极互动、热烈探讨。答辩的最后,我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戴吾三教授作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使同学们获益匪浅。
组委会还为营员们安排了丰富的户外及体能训练环节。28日,组委会组织全体同学进行了东西冲拉练。水碧天蓝,奇峰绝壁,东西冲幽美的自然风光给营员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长距离的野外拉练锻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增强了同学们的体魄。训练营期间,我院还组织了学员们前往黄埔军校旧址与虎门炮台参观,使同学们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此外,训练营期间还安排了趣味运动会、晚间登塘朗山、文艺联欢晚会等丰富的娱乐活动。使学员们在入学之初便充分体验清华的体育精神,并在活动中锻炼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训练营的生活短暂而充实,在活动中,营员们丰富了知识,拓宽了眼界,锻炼了能力,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创新能力与领导能力。营员们纷纷表示,训练营生活是研究生生活重要的一课。(文/陈松宁)
图为康飞宇院长在讲座中
图为训练营同学与讲座嘉宾合影
图为训练营同学参观黄埔军校
图为训练营同学参观鸦片战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