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法律职业伦理课程举办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14.12.12

    为加强研究生职业伦理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职业伦理意识、提高思辨能力,并在面对职业伦理困境时做出负责任的、符合自己价值标准的判断和选择,研究生院2014年全面启动了研究生职业伦理教育。“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在2014年首次作为专业必修课纳入法律硕士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授职业伦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呈现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面貌,以增强学生对法律职业行为规范的认识,提升伦理推断能力。课程内容涵盖法官、律师、公诉人、政府机构和公司法律事务,课程除教师讲授外,强调授课教师引导学生发言和讨论,同时安排6场专家专场讲座,嘉宾包括资深法官、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公司管理人员和大学教授,以扩展学生职业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真实的法律职业环境,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9月10日,作为“法律职业伦理”课程的导引讲座,我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何隽老师首先为学生带来题为“脚踏实地·仰望天空:如何成为法律人”的讲座,从法律思维、专业素质和职业伦理三个方面,指导法律硕士学生如何通过三年的学习,完成专业转换,成为合格的法律人;同时以具体事例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贯彻“进德修业,至公至正”的清华法学院院训。

    课程中,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深圳市律协律师权益保障委员会副主任方壮毅分别于9月19日、10月28日带来了题为“法律职业伦理与律师职业”、“法律人的困境与选择”的专题讲座。方壮毅律师从实务的角度阐释法律职业伦理内涵并结合专业实践阐述了对律师职业的看法和观点。在与学生分享经典案件的同时,方律师指出律师既要捍卫程序正义,又要寻求实质正义,如何在困境中做出选择是律师职业道路上的必修功课。

    深圳前海庆祝冲突法研究院院长、原深圳市罗湖区政法委副书记李庆祝分别于9月28日、10月14日以“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律人的价值观”“法律人的理想与坚守”为主题进行了讲座,以自身经历向大家阐述了法律人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他指出,法律人要冷静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坚定不移地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刚正不阿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审判长温达人法官于10月24日作主题为“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官职业”的讲座。温达人法官介绍了上海和深圳司法改革的要点,指出此番司法改革对法官的法律专业知识、办案能力和职业伦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国家知识产权局华南培训基地专责副主任王岩于10月31日为学生带来了课程压轴讲座“无条件责任——职业伦理的核心”。他指出,职业伦理的核心是无条件责任。作为一名法律人,身负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弘扬社会正义的重任,在职业生涯中更要做到诚实、信用、勤勉、尽责。

    在系列讲座的同时,同学们还在网络学堂阅读了“法律职业伦理”课程推荐的12本参考书以及相关论文。除了讲座与课下阅读,2014级全体法硕学生还在课堂上分享了相关领域的学习心得,这也为同学们了解法律职业伦理提供了更多途径。(文/魏玉姬、李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