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由我院研工办、培养处、院办和院工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师德师风系列建设活动之名师讲座在CII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活动邀请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庄茁教授带来题为“春风化雨育人,自强不息创新”的精彩讲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庆刚,院党委副书记杨瑞东,院工会主席戴吾三等出席本次活动。本次讲座作为第三届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邀请了我院的全体教师与部分学生干部参加,戴吾三教授主持讲座。
庄茁教授曾多次负责国家级重大项目课题。曾获得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荣誉称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第二届钱令希计算力学成就奖,并两次获选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庄教授在本次讲座中,围绕“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是,学风为要”、“创新意识,学术环境”、“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这四个主题向我们阐述了他作为一个“老清华人”学在清华的体验。
在“学生为本,学者为先”部分,庄茁教授讲解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人文日新、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他指出,学在清华,拥有如此优秀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挑战,是不断鞭策清华人奋进的动力。庄教授在讲座中特别引述了陈吉宁校长所强调的:“大学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学,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是,学风为要。”庄教授还讲述了他与黄克智老先生和柳占立副教授之间老中青三代力学人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事迹,体现出了清华大学以学者为先的教学理念。
在“学术为是,学风为要”部分,庄茁教授以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在场师生们的思考。他分析了当前我国培养不出顶尖学术人才的原因,并提出促进学科发展的三点举措:第一,大学的教师和领导要切实第把培养学生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科优势、师资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第二,要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精神境界,使其只想坚定,心态平和;第三要为拔尖学生的脱颖而出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环境,鼓励进取,推动创新。
在“创新意识,学术环境”部分,他强调学生要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和学术上,发挥独立创新意识,严谨求实。庄茁教授提到了创办于1978年,36年未曾间断的固体力学讨论班,突出强调了形成优良学术氛围的重要性。在“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部分,庄茁教授讲到了清华百年与国运共兴衰的校史,他强调作为清华人,处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做有国际视野、全球眼光的新人。
赵庆刚书记对康茁教授精彩的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康茁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的努力表示钦佩。他表示,我院一直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重要性,我院将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讲座最后,庄茁老师与现场的老师和同学围绕着教书育人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互动,庄茁老师鼓励青年教师要积极努力,战胜眼前困难,争取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活动得到了我院师生的一致好评。(文/陈松宁 摄影/杨昊)
图为讲座现场
图为戴吾三教授主持讲座
图为庄茁教授在讲座中
图为赵庆刚书记作总结讲话
图为我院学生与庄茁教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