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一行到我院调研

    发布时间:2015.03.31

    3月30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到我院调研,与我院院领导,各学部主任,医院管理、新能源、制药三个新学科教师代表,培养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在线教育办公室主任聂风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惠琴,研究生院综合办公室、学位办公室、培养办公室、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陪同调研。

    在调研座谈会上,我院院长康飞宇综合介绍了深圳研究生院的办学历史、人才培养、学科与科研、师资队伍、发展规划、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创建等总体办学情况。副院长王晓浩汇报了我院教学与培养工作的举措、成效和有关思考。医院管理学科教师代表薛镭、新能源学科教师代表李宝华、化学生物学学科教师代表谭春燕分别就所在交叉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汇报发言。与会人员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刘惠琴表示,希望深圳研究生院根据自身定位和特色对招生布局进行梳理和调整,重点发展一些与深圳结合紧密的特色学科,并进一步理清三个交叉新学科与本部的搭接和区分,更好地实现与校本部的差异化发展。聂风华表示,希望深圳研究生院就在线教育开展两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将现有的优质、特色课程纳入校本部MOOC课程的建设,基于MOOC试点开展翻转课堂,二是结合校本部学堂在线的中国创业学院频道,丰富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和层次。

    听取汇报和讨论后,杨斌副校长作总结讲话,充分肯定了我院的办学工作,并对我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表达了期许。杨斌副校长表示,深圳研究生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创新创业教育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建设等工作中有大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选择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办学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希望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勇于担当清华大学教育改革的试验区,积极实践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提出的教改“40条”,积累成果、摸索经验,助力其它院系和整个学校的教育改革。杨斌副校长说,在小班授课、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两翼齐飞”,特别是在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学位评定等方面,深圳研究生院有条件先行尝试改革,也已经有了很多很好的做法,希望能够继续创新突破,形成经验辐射全校。

    杨斌副校长还谈了深圳研究生院发展规模和办学特色之间的关系,他表示,深圳研究生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应建立在加强国际合作办学或联合培养项目的基础上,并贯彻“三个结合”——学校与产业界的结合、国内与国际的结合、深圳研究生院与校本部的结合。杨斌副校长还就如何突出深圳研究生院教育教学的特色这一问题,在组织形式、教学规模、业界参与方式等方面给予了指导,希望深圳研究生院能够瞄准需求,集中力量把优势学科办出特色。

    当日下午,聂凤华、刘惠琴等还听取了我院副院长张林、创业教育中心主任马永斌关于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工作进展和创新创业工作的汇报,并参观了我院艺术硕士教学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中心,以及位于南山智园、正在建设中的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办学场地和i-space创新创业空间。(文/陈超群  摄影/杨昊)

     

    图为调研现场

     

    图为康飞宇院长介绍我院办学情况

     

    图为王晓浩副院长汇报我院教学与培养工作

     

    图为张林副院长汇报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工作进展

     

    图为与会人员发言与讨论(上排左起薛镭、李宝华、谭春燕;下排左起刘慧琴、聂风华)

     

    图为杨斌副校长作总结讲话

    图为参观我院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图为参观艺硕教学实验室

     

    图为参观南山智园

     

    图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