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艺硕设计实验课教学活动在安溪企业里进行

    发布时间:2015.11.27

    11月19日-23日,我院修学“视觉符号设计”课程的24名艺硕生和清华美院2名艺硕生在任课教师黄维教授和陈燕琳副教授、温雪媛老师的带领下,再次到安溪县开展该课程设计实验环节第二阶段(创作)的Workshop活动,并再次受到安溪县政府和相关企业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19日下午,同学们到达安溪后,随即分成8个设计小组,分别由恒星、佳诚、恒发、聚丰、富华、赛德、新唐信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清河劳模创新基地等八家企业(机构)的负责人或设计总监担任各组的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带领学生进入各自企业开始了紧张有序的研制工作。

    在研制过程中,各企业都调集了最好的设计师和工艺师,他们停下手中的急活,全身心地投入到合作研制中去,手把手耐心细致地指导同学们完成工艺制作。多家企业还牺牲了周末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无私奉献,令全体师生感动不已。同学们更是十分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在前期考察和创意的基础上一头扎进车间,和工艺师们一起废寝忘食地反复推敲、修改设计稿。

    那几天,每个车间里都能看到一个个铁与火、艺与匠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的感人场面。他们循着现代视觉符号设计的规律,运用“开眼论”的设计思维与方法,结合铁质材料的特性,本着“中国文化,世界表达;传统工艺,现代表述”的设计理念,在课程导师、企业导师和工艺师的共同指导和帮助下,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近百件构思奇特,风格迥异的铁艺作品在每个人的汗水和笑声中奇迹般地诞生了。

    23日上午,当同学们的全部作品首次在安溪工艺城创客空间大厅集中亮相时,其创新的理念、时尚的造型、精美的工艺和超人的效率引起了在场的各界人士的一片惊呼和赞叹。安溪电视台还在现场采访了部分师生和企业家。

    在作品点评会上,同学们抒发了自己的学习感想,他们认为,这门课程的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为自己带来了几个实实在在的转变和收获:
    从平面设计到视觉符号设计,极大地拓展了专业视野;从虚拟画面到实物成品,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点;从创意到工艺,增强了脑手并用的能力;从理论到实践,加深了对设计规律的把握;从学校到社会,开阔了社会见识面。尤其感谢各位企业导师和工艺师的精心指导和鼎力相助。

    每位企业导师也从创意、工艺和市场的角度对本组学生的作品作了中肯的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本次活动总导师陈清河大师作了总结,他说,安溪滕铁工艺产业经过20多年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生产能力和外销市场,但目前严重缺乏优秀的原创设计师,不少企业只能高新聘请外国设计师,但无法产生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现代铁艺原创作品,这就成了制约开发国内市场的瓶颈,这次看到同学们创作的作品,你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现代铁艺审美语言的精准把握正是安溪铁艺产业这片绿叶中所需要的红花,希望这种校企合作、艺匠携手的创新模式能够进一步深化持续下去,在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成为高校设计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条新路;更希望同学们毕业后能够投身于滕铁艺术设计领域,为我国的这一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这次创作活动得到安溪县政府的经费资助,得到了当地政府、相关企业和媒体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林副县长多次到现场看望同学,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记者全程跟踪拍摄报道。课程教学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据悉,同学们的作品将陈列在安溪创客空间供观众参观欣赏。(文/李丝思 摄影/艺言)

    图为我院学生与企业导师共同研讨作品制作实施方案

    图为艺匠紧密携手,共创铁艺精品

    图为同学们创作的部分作品

    图为同学们创作的部分作品

    图为同学们创作的部分作品

    图为同学们创作的部分作品

    图为同学们创作的部分作品

    图为同学们在点评会上介绍自己的创作心得

    图为企业导师点评同学们创作的作品

    图为我院师生与企业导师等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