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清华大学博士后三十年“科技.文化.梦想”论坛暨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西丽大学城清华校区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清华大学博士后校友代表近200人相聚在深圳,共同回顾母校建立博士后制度30年来取得的骄人成就,探讨“互联网金融.智慧城市”发展契机。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博士后校友会会长张勤,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深圳市科协主席蒋宇扬,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曾映明,以及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共同院长康飞宇等出席活动并致辞。
张勤在致辞时表示,本次论坛在深圳举办意义非凡,“我们国家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创新驱动发展,从地域上来讲,中国创新最好的环境可能要属深圳,这是为什么有这么多清华人聚集在深圳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什么清华的研究院和研究生院要办在深圳的原因之一。”张勤表示,希望通过产、学、研各个方面相互的配合,能够借助深圳这块热土和清华的校风、精神,让这批人才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开创性的举措。
蒋宇扬总结了清华大学博士后深圳校友会成立以来完成的工作,他表示,接下来的一年清华大学博士后深圳校友会将积极为深圳博士后校友搭建共享资源的平台,弘扬清华精神。
曾映明在致辞时特别提到,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是深圳市特色学院中第一家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单位,他相信依托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深厚的科研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博士后到深圳来发展,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
康飞宇在致辞时表示,博士后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是院校里最活跃的重要科研力量,也是当今创新的主力。他还提到,未来清华计划建一个国际校园,校园里除了有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之外,可能还会有十个左右清华和世界顶级大学在深圳联合办学的项目。
论坛期间,嘉宾们共同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揭牌,这意味着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从此具有正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博士后的资格。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计划引进的首批博士后人数在40人左右,每位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博士后除了将获得工资和深圳市政府对博士后的补贴之外,还能额外获得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每年约10万元的博士后津贴。
另外,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科技处处长、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教授江勇,腾讯公司副总裁王巨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博士后校友会秘书长朱岩,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共同副院长、加州伯克利大学传感器与执行器研究中心主任林立伟,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共同副院长张林,以及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首席工程师王威也出席了论坛,并围绕“互联网金融.智慧城市”进行主题演讲。
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联合主办。作为清华大学博士后30年系列论坛之一,本次论坛展现了广大清华博士后的前沿性、基础性、创新性科技成果,为博士后与产业界搭建了交流、共享、创新、合作的平台,推动“政、产、学、研、资”的充分交流与无缝连接,充分发挥清华大学扶持校友发展和参与区域重大经济建设的重大责任,助力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清华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在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承首届博士后深圳产业论坛的春风,契合“春华秋实”和“春秋鼎盛”的隐喻,清华大学博士后三十年论坛在深圳召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聚集等诸多方面走在国内国际的前沿。长期以来,清华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开展了诸多重大而实质性的合作。清华大学博士后校友们将成为科研创新和产业建设的主力军,努力为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论坛宣布清华大学博士后的下一场论坛将在宜昌举行。(黄璐)
图为与会嘉宾合影
图为张勤在论坛上致辞
图为嘉宾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揭牌
图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授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