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我院举办2016 ICFE中国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会议

    发布时间:2016.04.14

    4月9日-10日,“2016 ICFE 中国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会议——大数据与创新金融新视界”论坛在我院隆重举行。原招商银行行长、FDT金融创新工场总导师马蔚华博士,我院院长康飞宇,同济大学教授袁先智,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邓世杰,英国牛津大学金融数学系教授周迅宇,BBD(数联铭品)公司CEO曾途,恒信资本董事长、前海深港创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董洪庆等嘉宾出席。逾800名来自学术界、金融界、工商界的精英人士参加会议。

    9日上午的论坛开幕仪式上,康飞宇院长、袁先智教授分别致辞。

    与会嘉宾启动了FDT金融创新工场大学生量化投资大赛,并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商业与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成立揭幕。

    马蔚华博士应邀发表“为中国金融市场培养更多成熟的交易员”主题演讲。他表示,商业银行本身具有IT属性,每一次发展的背后离不开IT技术与数据资源的发展。金融风险的把控要求精准,但精准的背后是金融工程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结果。他指出,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强调了金融创新,并预测中国将会发生两个脱媒和资本的市场化,一个是资本性的脱媒,二个是技术性的脱媒。

    邓世杰教授作“动静态复制方法在金融资产定价及风险管理中的前沿应用”报告。他表示,金融工程有两大核心思想,分别是风险分散和复制,金融工程工具越来越成为在市场中成功所需的要素,金融创新引入系列标准金融证券的交易可以增强市场定价有效性,并且丰富市场参与者的风险管理手段与效率。

    周迅宇教授作“行为金融与金融行为”主题演讲。他指出,在经济学领域中,古典经济学起决定性作用。人类是理性的,所以厌恶风险,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推论出政府干预越少越好,而里根经济学同时也表示,只有减少政府的扩展,才能增加经济的扩展。

    曾途董事长作“大数据框架下的金融风险评估”报告。他表示,大数据是继信息化和互联网后整个信息革命的又一次高峰,云计算和大数据共同引领以数据为材料、计算为能源的又一次生产力的大解放。政府需要在充分了解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前沿趋势的前提下,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产业创新,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具有时代竞争力的数据、技术和人才战略储备。

    9日下午至10日,大会分设11个专题论坛,以嘉宾主题演讲、互动问答和圆桌会议等形式展开,内容包括“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系列报告”、“国信证券博士后论坛”、“大数据与信息技术”、“创业金融与风险投资”、“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等,40多位嘉宾参与讨论。

    “中国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会议”已连续举办四年,会议主题引领着国内金融工程的创新方向。此次论坛由我院与同济大学共同主办,前海深港创新金融研究院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量化投资研究中心承办。深圳电视台、腾讯网、凤凰网等众多媒体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报道。

    (文章来源/前海深港创新金融研究院  摄影/车嫚嫚)

     

    图为论坛现场

     

    图为林健武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图为康飞宇院长致辞

     

    图为袁先智教授致辞

     

    图为嘉宾主题演讲

     

    图为FDT金融创新工场大学生量化投资大赛启动仪式

     

    图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商业与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成立仪式

     

    图为嘉宾主题演讲

    媒体报道链接:

    腾讯网:

    http://gd.qq.com/a/20160411/041982.htm 

    凤凰网:

    http://gz.ifeng.com/a/20160411/4445748_0.shtml

    证券时报:

    http://www.ccstock.cn/huiyihuodong/2016-04-10/A1460293338229.html  

    深圳新闻网

    http://www.sznews.com/banking/content/2016-04/10/content_13025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