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林采霖教授做客我院“设计文化讲堂”谈文创品牌与美学经济

    发布时间:2016.05.18

    应我院设计艺术研究所邀请,台湾形象策略联盟执行长、上海大学文化经济系主任林采霖教授16日下午在我院“设计文化讲堂(第27讲)”上,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文创品牌与美学经济”的精彩分享,设计艺术研究所所长黄维教授主持了报告会。

    首先,林教授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提出自己独到的界定,认为这是一种以体验经济为核心,从场域美感、故事商品、创意活动和体验服务四个层面上实現其生活美学价值的经济产业形态。其要义在于能夠快速掌握想像力、灵感、创意和巧思,使顾客融入其中,从而产生出毕生难忘的“体验”。简言之: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让经验变成愉悦记忆的产业”。

    接着,她透过大量精彩的台湾文创品牌案例解析,分享了以“泥土化、国际化、产值化和云端化”四个策略进行文创产业价值链与创新的台湾文创发展历程。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化的意义在于经由市场机制的运作,让创意文化与商业结合,改变文化与人之間的社会关系,从而提出从启动品牌创意基因、解读文创品牌密码、展演品牌创意故事,进而开创美学经济生机,提升品牌附加值的文创产业创新路径。

    她还认为,文化经济思維是一种“活性、动态、多元”的思維,因此,要养成“相对论”思考,先寻找差异点,再开创独特点。並提出“创意翻转”的训练方法,即:將所有的事物解构后再重新建构,运用「1+X」思維,复合、跨界、跨平台,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最後,林教授期待大家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活”,並以「梦想凝聚力量,激情成就辉煌」与大家共勉之!

    林教授精彩生动的演讲引起了在座师生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就目前国内文创产业的现状与困惑,以及文创教育、教学等问题向林教授请教和交流。

    林采霖教授1964年出生于台湾,2005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从2005年8月起受聘为上海大学教授并创设「文化经济系」并担任系主任至今。同时受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和亚洲大学的专技教授,还兼任国内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她长期致力于推动海峡两岸设计专业与学者、尤其是两岸高等设计教育方面的交流活动,她的努力得到两岸有关部门和广大青年学生的肯定和赞誉。(文/田佳 摄影/李丝思)

     

    图为设计文化讲座现场

     

    图为林采霖教授在演讲

     

    图为林采霖教授与在场的我院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