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至15日,为期两天的第十届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大会暨城市发展论坛在重庆市举办。论坛汇聚了世界各地城市领导、业界专家、研究学者和投资代表等二百余人,以“城市创新与合作”为核心议题,进行了5场研讨。论坛致力于城市低碳发展的各方专家学者及机构单位紧密交流,创造全球政产学研资的合作网络。本次论坛由世界低碳城市联盟主办,重庆碳材料产业公司协办,并获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合作单位。
论坛主要演讲嘉宾包括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翁杰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与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世界低碳城市联盟主席康飞宇,清华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范新,中国投资协会海外联合会会长刘雄英,亚洲发展投资银行高级副行长孙宇先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北京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副董事长郑淑玲女士,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副院长邱亨嘉,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主任孔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交通与物流学部主任缪立新,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杨燕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研究员李军,以及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志恒副教授、贺艳兵副教授、刘学平副教授等出席会议。
本届论坛分为主论坛和4个分论坛,分别就“城市创新与合作”,“可再生能源与资源”、“物联网和工业4.0”、“低碳交通与新能源汽车”、与“医养服务PPP和事前监督”等议题进行讨论。康飞宇院长主持了论坛开幕式。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副主席Johan Wallin博士进行开幕致词,他表示,全球关注碳排放已经由政府及科学层面渗透至消费者及企业,期待联盟和重庆市能共同发挥促进低碳发展的桥梁作用。翁杰明市长在论坛上发表了讲话,祝贺会议的成功召开,介绍了重庆市的创新低碳发展情况。杜祥琬院士以“十三五:我国能源低碳转型关键期”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的路径。康飞宇院长以“石墨烯的最新发展”为题,解释了先进新材料在重庆市的低碳发展中可以担当的角色。邱亨嘉教授以“创新养老服务:东方遇见西方”为题,分享了PPP模式在台湾医疗事业应用的经验和比较分析。杨燕绥教授主持了“医养服务PPP和事前监督”分论坛,及就“养老服务PPP”议题演讲,并分析了当中PPP模式的五个类型和四大要素。孔英教授主持了“物联网和工业4.0”分论坛,及发表了“碳交易与低碳城市发展”,从深圳碳交易市场经验剖析了企业最为关心的排放配额现况。缪立新教授就“物联网技术演变及其应用”发表了演讲,并解释了物联网要素和标准化遇到的困难。
另外,在会议期间,世界低碳城市联盟与亚洲发展投资银行及中国投资协会海外联合会签署了“低碳城市发展基金”筹备备忘录,并且举行了联盟新会员入会仪式。联盟亦与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织了十多种低碳新技术展览,包括“汽车CVT变速技术”、“电动汽车智能控制芯片技术”、“锌离子电池技术”、“石墨烯的制备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等十多项技术,为支持重庆市的低碳技术对接作出了贡献。
世界低碳城市联盟于2012年在芬兰赫尔辛基成立,以促进城市低碳发展为目的,每年在中国和欧洲举办论坛及研讨活动,旨在把城市低碳发展相关的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联结在一起,创造低碳发展政产学研资合作网络。结合我国处于能源低碳转型关键期这一背景,分享一带一路、低碳城市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道路下的机遇,通过联盟会员间紧密合作,推动落实低碳城市发展与绿色低碳生活愿景。(郑心纬)
图为康飞宇院长主持会议并介绍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图为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翁杰明会晤世界低碳城市联盟主席康飞宇
图为李军老师作“低碳城市与绿色发展引领一带一路”演讲
图为李志恒副教授主持“低碳交通与新能源汽车”分论坛中的圆桌讨论
图为筹备低碳城市发展基金,签署备忘录仪式
图为海南三亚市副市长李柏青作“创新低碳城市治理机制,建设绿色生态智慧三亚”演讲
图为河北迁安市副市长马文柏作“海绵城市-PPP融资方式”演讲
图为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副主席孔英主持“物联网和工业4.0”分论坛
图为国家顶级画师杨志凌和黄建南两位教授现场进行环保系列水彩画和油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