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周期间,我院分别邀请了金融行业的资深学者与高级职业经理人做客金融时代论坛,为全院新生带来五场精彩讲座。
8月30日上午,我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主任、加拿大约克大学终身教授孔英作“创新创业与企业家精神”主题演讲。他引用大量案例解读创新创业内涵,重点介绍了企业家精神”所包含的七个关键要素,即创新能力、冒险意识、合作能力、执着态度、敬业精神、学习能力以及诚信意识。他强调,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熏陶创业精神品质,从而更好地创造价值、贡献社会。
下午,清华大学深圳校友会金融分会会长、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公司合伙人、董事总经理丁宝玉作“风险投资势道术”报告。他从“势”、“道”、“术”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畅谈风投行业发展历程、介绍“融投管退”商业模式。他认为,专业人士要学会独立思考,从数据出发,用逻辑思维解开谜团。
9月1日上午,我院特聘教授、平安集团监事会主席顾立基作“金融的挑战”讲座。顾老师从实业与金融、深圳金融企业案例分析以及学生职业生涯等角度分享了其对金融行业与职业生涯的思考。他援引原深圳证监局局长张云东先生观点,强调金融业不能脱离为实业服务的本质。顾老师还介绍了中国平安、深发展、招商银行、博时基金等深圳知名金融企业,还建议同学尽量多了解金融行业各个领域与方向,以便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选择。
9月8日上午,前交通银行副行长、汇丰银行中国业务总裁叶迪奇先生作“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业务与管理的区别”主题报告。叶先生简要回顾了汇丰与交通银行的发展与合作历程,重点阐述外资与内资银行在企业文化、业务管理、组织架构、战略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他认为,外资银行的思维模式较线性化,解决问题倾向于自下而上、按部就班的方式;而内资银行的思维模式则偏环形,解决问题倾向于自上而下、纵览全局的方式,这些思维及习惯上的差异往往导致双方在合作中出现摩擦。叶先生指出,今国际局势下,许多因素仍然会促使内资与外资银行的加速合作,如“一带一路”政策、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等等,只要具备合适的时机、一致的目标、共同的需求以及互补的能力,就一定会取得合作的成功。
9月9日下午,原招商证劵(香港)有限公司执行顾问,招商局(香港)达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事总经理秦毅先生应邀作“金融领域——游戏还是战争”主题讲座。他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内证券行业以及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并以几次国际金融风暴为例,剖析风暴来临前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如市场结构不合理、资产结构不合理、银行资产质量不高,经济整体较为脆弱等。秦先生说,“资金融通,价值流动”是金融的本质,“融资、投资、定价”是其主要活动,他建议同学们课余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从人性角度探讨资本问题。(文/石小雨、苏起湘、陈麟瓒 摄影/黄纬宇)
图为孔英教授在讲座中
图为丁宝玉先生在讲座中
图为顾立基教授在讲座中
图为叶迪奇先生在讲座中
图为秦毅先生在讲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