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教授黄来强受邀主讲“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在深圳市图书馆报告厅作题为《教育、科学、包容与创新:美国硅谷的启示》的讲座,吸引了数百名观众到场聆听并热烈互动。
“振兴中华,强国富民”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孜孜追求的伟大理想和宏伟目标。中国近代落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忽视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先进的教育和科学技术体系。西方国家的崛起,经济和军事上的强盛,依靠的是领先的科学技术、现代的教育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以史为鉴,向发达国家借鉴学习,探寻兴邦强国之路。
黄来强教授结合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享了对美国和中国、硅谷和深圳的体验、认识和感悟。黄来强教授是改革开放初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1982年又作为首批国家选派留美研究生,身负学习取经的使命,在美国硅谷的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学习和工作二十多年,2003年回国后受聘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学科带头人,在深圳全职工作,报效祖国。
作为新兴的移民国家,美国自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创办了一批研究型大学,开展研究生教育,同时建立以研究型大学为主体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使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和科学技术中心相继从欧洲移向美国。现在已形成以入选AAU (美国大学协会)的60多所一流研究型大学为顶级的多层次金字塔型高等教育系统。一流研究型大学是培养和聚集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源头和主力,其教授队伍汇聚世界各学科领域前沿的专家,带领博士生、博士后等为主力的团队开展创新研究,持续产出科学技术以及人文社科的创新知识和创新成果;并服务于社会包括推动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些一流乃至超一流研究型大学,长期以来通过充分发挥其科学技术研究、培养和吸引人才、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功能,为维持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世界领先的地位,同时也为其所在区域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我们中国以及世界各国都是有益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从恢复高考、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回归正轨、派遣留学生前往发达国家学习,到明确制定“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对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日益重视,使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得到空前的大发展和进步,从而推动和支撑我国产业、经济和国防的全面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美国众多区域城市中,创新和创业最为突出的是位于西海岸加州北部旧金山湾区的圣塔克拉拉山谷地区的“硅谷”,该地区孕育了包括惠普、苹果、英特尔、思科、甲骨文、雅虎、谷歌、易贝、脸书、推特、基因技术、吉利德科学、赛尔基因、特斯拉、太空探索等在内的一大批著名高科技公司,已形成微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讯、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精密仪器、航天等及其衍生相关的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今举世瞩目的全球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中心。硅谷以不足美国1%的人口,产出占全美近5%的GDP,并且是来自高科技行业的GDP。这对于深圳和其他城市是极为有益的启示,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硅谷的成功经验是多方面的,其中关键的要素包括下列几个。
第一是顶级研究型大学。世界前十顶尖研究型大学中,位于加州的至少有三所。约有十所加州的大学进入世界前一百名一流大学。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院士和诺贝尔奖得主在加州。一流大学和人才在硅谷的富集程度比全加州更高。硅谷核心地带和大旧金山湾区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旧金山、加州大学戴维斯、加州大学圣塔克鲁茨等多所顶级研究型大学,以及数十所各种层次的高校,加上南加州的一群高校,为硅谷的兴起和发展壮大至引领全球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提供了根本性的源动力和支撑,包括创新的科学技术、人才、智慧、思想和文化、社会服务等。而且,相比其他世界顶尖大学,斯坦福和伯克利加州大学等将研究型大学的各种功能发挥得更为出色;或许最根本的是更好地弘扬坚持学术自由、思想开放、追求真理的精神,营造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氛围,诚如斯坦福大学的校训“自由之风吹拂”(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所道出的真谛。这种校园精神文化渗透引领着整个硅谷乃至更大范围。
第二是多元、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硅谷吸引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人才和移民前来,不同的文化思想在这里碰撞、互动、融合,大家互相尊重、包容、取长补短,没有藩篱,鲜有歧视,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们发生“化学反应”,更易产生创新的火花,形成对创新和创业极为有利的硅谷文化,这一点非常重要。
硅谷成功的其他要素还包括:宽容失败,允许创新创业失败,包容失败者,这也是包容文化的体现。大力扶持创新创业但又不过多干预的政府和政策,政府对从事创新的科研人员支持和包容,营造宽松的环境。 建立具有远见和耐心而不是急功近利的风险投资体系。建立与自由创新并存、促进创新的法规体制、知识产权和诚信体系。以及完善的各种配套设施和环境。
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已充分证明,研究型大学对于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是这个城市最长久的宝贵资产,能源源不断全方位地造福、服务于城市。超过百年的公司很少,研究型大学却可以存在上百年---这样的已经有很多,甚至上千年---像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已经向千年逼近。一流大学成就一流城市,没有一流大学的城市算不上一流城市、更难以持续发展。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年轻的深圳市正在瞄准、借鉴、追赶甚至要超越硅谷,要建成现代化国际化的创新型城市,那就急需建立和加强自己的先进的高等学校和科学技术体系,特别是尽早拥有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深圳市十五年前和清华、北大、哈工大携手在深圳大学城创建研究生院,现在又引进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以期实现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体系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深圳市做出的非常英明、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为了深圳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我们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责无旁贷,在深圳大学城全力奋斗。2014年,清华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合作创建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接下来,还将有一系列大项目落地深圳。所以我们也在向硅谷学习,向硅谷的顶尖一流大学学习,我们通过把伯克利加州大学请进来,在深圳和硅谷一起培养人才,一起开展前沿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开发和转化,同时营造深圳的“硅谷文化”。希望在深圳市政府、全体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深圳尽早实现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方面能够尽快赶上硅谷,甚至超越硅谷,造福我们的市民,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黄来强教授应邀在嘉宾留言簿上题词:“科教兴国,创新强市。”
附媒体相关报道链接:
晶报:http://jb.sznews.com/html/2016-10/25/content_3644737.htm
腾讯网:http://gd.qq.com/a/20161025/008514.htm
中宏网:http://www.zhonghongwang.com/show-108-28932-1.html
腾讯微博:http://t.qq.com/szccf2005/
搜狐:http://mt.sohu.com/20161022/n471029040.shtml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官网:http://szccf.com.cn:86/htmls/jbfc_content_989.htm
文化大讲堂网络创意传播中心:http://szccf.com.cn:86/news_content_3491.html
图为黄来强教授在讲座中
图为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