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自然辩证法”赴劳务工博物馆开展阳光课堂

    发布时间:2016.11.02

    10月27日下午,我院学习“自然辩证法”课程的265位同学开展“阳光课堂”活动,乘车来到位于南山区石岩街道的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是为了铭记广大劳务工为宝安乃至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历史贡献而筹建的,是我国第一座以劳务工为历史题材的专题博物馆。同学们随讲解员进入展厅,参观学习深圳宝安区改革开放时期劳务工的事迹、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一楼展出了深圳近30多年以来的城市发展和劳务工历史等资料。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深圳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各类企业发展势如燎原,呈现出百业俱兴的繁荣景象,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产生了巨大需求,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不断涌向这方热土。数百万劳务工正是托起深圳这座美丽城市的重要生力军,城市里高楼大厦的建设、公路铁路网络的开通、工业产品生产,以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都离不开广大劳务工的辛勤劳动。劳务工用勤劳、厚重的双手托起了城市的魅力和辉煌。

    展厅中的许多劳务工史料与文物标本均来自许多普通的市民,这些普普通通的证件单据虽非价值连城,却饱经沧桑,这些物件背后一个个褶褶生辉的动人故事吸引着同学们的关注,将同学们的思绪引到那个筚路蓝缕的艰难时光,体味深圳改革开放伊始那个辛勤耕耘、干事创业、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

    纪念馆二楼以宝安区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文化、体育、医疗、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为主题,展出了宝安区荣获的众多国际、国家、省、市等荣誉。同学们了解到,30多年来,宝安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这座昔日的边陲小城已然崛起为一座交通发达、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纪念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继往开来。通过此次阳光课堂,同学们了解到了深圳劳务工的历史和文化,刷新了对深圳的印象,印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自然辩证法走出课堂,生动有趣,令人着迷。(于若男)

    图为同学们参观劳务工博物馆

    图为同学们参观劳务工博物馆

    图为同学们在劳务工博物馆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