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日至4日,第三届核能维护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3rdICMST)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成功举办。本届会议由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主办,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材料学院共同承办,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日本保全学会协办。本次会议以“Materials and Systems for Safe Nuclear Energy”为主题,涵盖反应堆材料的腐蚀、疲劳、失效、辐照效应,核燃料循环,核材料和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维护技术,核电站风险评估、安全检测、维护和检修、退役,后福岛时代的安全提升问题等分会主题。本次会议为先进核能材料及其在核能系统中的应用和有效实现核能维护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供了展示空间和讨论平台。来自日本、德国、荷兰、俄罗斯、奥地利、印度等十余个国家的260余名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参加了此次盛会。本届会议的大会报告、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等共计131份,为历届规模之最。
本届会议由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正操教授担任主席,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教授、ICMST国际指导委员会Naoto SEKIMURA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并致开幕词。康飞宇院长首先欢迎各位参会嘉宾能够到深圳参加本次会议,同时介绍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基本情况和未来规划,尤其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的未来发展规划,最后康院长预祝会议成功举行。日本国家反应堆安全审查委员会主席、东京大学Naoto SEKIMURA教授代表ICMST国际指导委员会介绍了往届会议的召开情况,并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探讨核电站寿命管理与维护方面的问题,能够进一步促进核能的安全发展。
会议邀请了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窦一康研究员、日本国家反应堆安全审查委员会主席Naoto SEKIMURA教授、德国弗劳恩霍夫无损检测研究院院长Gerd DOBMANN教授、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反应堆研究院材料中子与正电子研究中心主任Catherine PAPPAS教授、日本保全学会会长Tadashi NARABAYASHI教授和俄罗斯国家库尔恰托夫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oman VOSKOBOYNIKOV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作大会报告,介绍了核电站维护技术和先进核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会议除大会报告环节以外,还设置了四个平行分会场,分别以核电站安全检查检测、先进核燃料与材料的研发、核电站维护技术与退役技术、核材料微结构与模型等为主题。
核能维护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是在福岛核事故之后,由日本保全学会倡议发起的聚焦核能安全相关的系统维护科学与技术的国际会议,第一届与第二届会议分别在东京和神户成功举办。目前,核能维护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已经成为先进核能材料及系统维护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之一。(李明阳,张天慈,雷丹妮)
图为会议开幕式现场
图为李正操教授主持开幕式
图为康飞宇教授在开幕式致辞
图为Naoto SEKIMURA教授在开幕式致辞
图为参会嘉宾做学术报告
图为部分参会代表参观大亚湾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