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正操教授来我院作核能专题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6.11.16

    11月13日上午,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长聘教授、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李正操教授访问我院能源与环境学部,并在能源与环境大楼作题为Materials and Systems Consideration for SafeNuclear Energy的专题学术报告。能源与环境学部主任李宝华教授主持了学术报告。

    核能发展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之后,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尤其引人瞩目。报告介绍了核电站建设的安全标准以及目前国内外核电站的运行情况,并对我国核电站建设以及安全评价进行了重点介绍。报告介绍了核反应堆目前向第三代第四代发展,其安全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核电站反应系统作为最复杂的人造系统之一,需要积极、主动的安全和寿命管理,使其更好地安全运行。

    李正操老师接着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个具体的研究工作——反应堆压力容器(RPV)材料的辐照脆化。RPV是反应堆中不可更换的部件,长期在中子辐照、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服役,其结构稳定性对核能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材料性能和可靠性提出极高的要求。影响反应堆压力容器使用寿命最重要的因素是辐照脆化问题,李老师课题组在辐照脆化行为及脆化机制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李老师也因为在这方面的工作入选了国际辐照损伤机制委员会,成为该委员会的首位中国学者。

    另外,李正操老师还应约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他向同学们建议,科研是一个慢慢积累、不断进步的过程,要多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做好规划,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和合作。

    李正操,现为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考入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9年免试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受聘日本东京大学量子工程与系统科学系,任助理教授,2006年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执教至今。2009年获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2010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12年入选清华大学221人才计划。现为国际辐照损伤机制委员会委员、CNPEC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核电厂安全及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叶桁、徐佳)

    图为李正操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

    图为我院能源与环境学部师生聆听李正操教授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