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我院召开2016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教育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6.11.23

    11月21日,我院举办2016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教育研讨会暨第五届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适应国际校区新形势,开创国际教育新格局”。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研究生院院长姚强,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国际教育办公室主任高虹,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董渊,清华大学国际教育办公室副主任廖莹应邀出席会议。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刘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原副院长左剑恶教授。我院院领导康飞宇、武晓峰、夏广志、杨瑞东、马岚、王晓浩,以及教职员工百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副院长王晓浩主持。

    康飞宇院长首先致辞,介绍了“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规划方案”,详细阐述了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建立的背景、思路、定位、规划要点、办学理念以及规划中的学院和项目,重点介绍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及Open FIESTA的进展情况。康院长说,要通过与世界一流高校合作办学,不断探索体制、机制的创新,积极鼓励学科交叉,促进国际合作,发展创新生态。

    高虹教授作“清华全球战略下的国际教育”专题报告,解读了清华大学的全球战略,介绍了清华“苏世民学者项目”等四个清华大学建设战略重点项目,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演变。她指出,清华大学全球战略的目标是全力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要探索学生的国际化培养途径,应对国际化办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左剑恶教授作“环境学院留学生培养情况介绍”报告,分享了环境学院留学生培养的经验和难点问题,并提出从生源、导师和课程三方面保证培养质量。

    在大会特邀报告环节,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刘辉作“浙江大学留学生教育简介”报告,介绍浙江大学留学生教育的历史、现状、目标与任务。他从规模、质量和安全管理三方面总结了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教育模式,并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

    姚强院长作“校研究生国际项目定位介绍”报告。他指出,清华大学国际校区的定位是建立与一流大学目标相适应的项目,强调在与国外高校开展项目合作时要遵循“数一数二、国家战略、独一无二、高端合作”方针,希望深圳校区的校园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融入清华文化和元素,沉淀历史,凸显特色。

    在分组讨论环节,与会教师分别就国际学生项目规划及招生机制、国际学生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学生管理与生活文化环境三个议题展开分组交流探讨,现场气氛活跃。孔英、管运涛、缪立新三位老师分别作为各分会场召集人组织现场交流并进行总结发言。

    最后,王晓浩副院长作大会总结。他说,深圳国际校区建设面临重大挑战,各人才培养项目的多元化趋势对人才培养体系和支撑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认真思考国际校区的定位、目标及架构。希望全体教师为深圳国际校区的发展建言献策,积极转换思路、找准个人定位,主动参与招生宣传,努力建设全英文课程,为国际学生的招生及培养做好充分准备。

    会议还下发了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发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计划》以及教育部等五部委发布的《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全体与会人员对文件进行了认真学习。(文/宋晓光  摄影/王炎磊、温雪媛)

    图为院长康飞宇致辞并作报告

    图为各位嘉宾分别作主题报告

    图为国际教育研讨会现场

    图为国际学生项目规划及招生机制讨论组现场

    图为国际学生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讨论组现场

    图为国际学生管理与生活文化环境讨论组现场

    图为各小组召集人做总结发言

    图为王晓浩副院长作大会总结发言

    图为研讨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