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中国金融实务课堂圆满结课

    发布时间:2016.12.02

    11月11日、16日,中国金融实务课堂第七讲、第八讲举办,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法律部主任、清华95级校友邓寰乐作题为“私募基金监管”主题讲座,前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频道节目制片人、北京午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现任执行董事、清华85级校友董军作“艺术市场概况与投资探索”讲座。两场讲座分别由经管学院金融硕士项目学术主任刘淳副教授和我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主任孔英教授主持。至此,本学期金融实务课堂圆满结课。

    邓寰乐从监管机构视角解读私募基金和资本市场,介绍了私募基金的种类和特征,以及为什么监管、如何监管、谁来监管三个问题,并通过中美两国监管体系及法规比较,突出体现监管的地域差异。私募基金在我国方兴未艾,其“阳光化”的征途中也涌现出不少问题,如买方业务卖方化、长期资本短期化、机构业务散户化、投资业务通道化、基金业务信贷化等,邓寰乐就宝万事件、齐鲁彭晨案、深圳吾思案等资本市场经典案例逐一点评。

    董军介绍了艺术品的概念、实操以及与金融的联系三个方面。与一般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不同,艺术品则主要体现美学价值。艺术品投资具有风险小、收益率高、欣赏性强的特点。由于艺术品独有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因而具备极强的保值甚至升值功能,投资者不必担心行情突变之风险,属于安全性投资。董军校友分析了艺术品投资的市场环境及现状。他说,艺术品投资准入门槛较高,主要针对高净值客户的资产配置选择。目前国际上较成熟的艺术基金规模大致在1亿美元左右,因此艺术品投资属于资本界相对小众的游戏。中国市场在2011年成交额达到峰值553亿元,随后急剧下降,近年逐步回升。他还介绍了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品拍卖案例,让大家对艺术品投资与拍卖行业有了更深了解。(文/石小雨 摄影/黄纬宇)

    图为讲座嘉宾邓寰乐(左)、董军(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