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清华大学2016-2017学年度第十七次校务会议讨论通过,我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黄维教授荣获2016年度“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
黄维,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部副主任、设计艺术研究所所长。2003年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选派来我院创建设计艺术研究所。黄老师来院14年,始终以一个开拓者的心态和精神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在教学创新方面,黄老师在来院之初就敏锐地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深圳和珠三角地区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对设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适时地将研究重点从原来的视觉传达设计转到对企业品牌战略与形象设计的研究与教学上。十多年来,他一直潜心于研究生教育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根据我院人才培养定位,充分利用深圳及东南沿海地区良好的社会教学资源和条件,大胆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打破学科专业界限,有机整合各课程内容,形成系统知识链,同时引进企业项目,设立课程奖学金,先后创建了8个教学实践实验基地作为课程实验的平台,学以致用,将教学成果与市场需求相连接,提升学生的应用设计能力,从而形成了我院艺硕教学的鲜明特色,不仅获得学生和企业的一致好评,也获得了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的充分肯定。
由黄老师原创和讲授的“品牌形象战略与设计”课程,受到历届听课学生的欢迎,其课堂教学评估年年名列前茅,2016年荣获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称号;由他创建的另一门专业课程“视觉符号设计”也深受学生欢迎,并于2015年成为院精品课培育项目;他撰写的论文《基于“三维一体”思想的艺硕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荣获2016年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科研创新方面,他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企业里,把学问做到市场中”的科研理念,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创建了适合中国企业打造自主品牌需求的品牌形象战略(BrandImageStrategy)理论体系,编写教材,为广大企业家授课,并先后为数十家不同行业的企业具体导入BIS与形象设计,从而创立了“以优质的教学赢得科研项目、以高水平的设计为社会服务、以优秀的案例提高教学水平”的良性循环的科教互动发展模式,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设计的作品曾先后荣获数十项国内外设计奖项,如中国优秀企业品牌形象奖、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的特别金奖、荣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称号等。被授予中国优秀设计师、中国设计事业特别突出贡献奖等60余项荣誉称号,现已成为一位知名的品牌形象战略与设计专家。
在服务创新方面,黄老师是我院多项创新教育项目的“排头兵”。2012年我院决定创办艺术硕士培养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他不畏身单力薄,白手起家,在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从招聘教师、建立实验室、设置课程、创编教材、整合校内外资源、严把教学质量关。他带领项目组教师创建了独特的艺硕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并完善了从新生入学强化周到毕业答辩、作品展出全程规范管理制度,使该项目逐步走上正轨。办学四年,艺硕项目组先后三次被评为院先进集体单位;2016年我院创办OpenFIESTA(国际开放创新教育中心)硕士项目。黄老师担任其中IID(互联网+创新设计)项目首席教授,面对这种史无前例的跨学科交叉的国际人才培养项目,他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在院领导和中心负责人的指导下,紧紧依靠该项目的全体师生,群策群力,对人才定位、招生方法、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等从观念到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同时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树立通识教育思想,文理兼修,协同创新,这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已逐渐受到了学生的认同和欢迎。
黄老师以校为家,住宿舍吃食堂,十几年如一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对学生,他倾尽心力,谆谆善诱,成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对企业,他以品牌战略与形象设计为其品牌发展保驾护航,成为企业家的知心朋友。同时,他努力在学生与企业家之间搭建顺畅沟通的桥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黄老师常说:“教师打磨的作品是人才,因此,作为教书匠更需要具有‘工匠精神’,培养优秀人才需要精心打磨,一丝不苟,大意不得”。黄老师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宋玉楠)
图为黄维教授在讲解OpenFIESTA IID项目教学方法
图为黄维教授(左二)回答同学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