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晚,应我院研工办心理辅导中心邀请,台湾师范大学林旻沛教授在我院CI—202教室作了题为“网络沉迷评估、预防及干预技术”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心理辅导中心主任张华主持,医管院2018级硕士班承办。
针对目前青年学生存在的网络过量使用及游戏沉迷现象,林旻沛教授介绍了沉迷网络及游戏的三大动机,即忘忧争趣、成就自我和解禁欲望。据他介绍,目前约60%的青年人群对网络的使用程度属于正常范围,约30%的人群过量使用,约9%的人群存在网瘾,约1%的人群沉迷于网络,0.01%的人群过度沉迷乃至存在自杀倾向。林教授强调,适量玩游戏本身并没有危害,问题在于许多青少年过度沉迷,无法自控。
林教授指出,沉迷网络游戏的根源在于游戏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在互动环节,林教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享彼此这两年最开心的一件事,以让同学们现场体验多巴胺分泌时的快乐。林教授指出,玩游戏刺激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浓度要远远高于刚刚大家愉快聊天时的浓度。玩游戏时间越长,多巴胺分泌得也越多,越容易成瘾。网络和游戏成瘾者习惯了高浓度的多巴胺,以至于游戏以外的其他事物都难以给他们带来快乐。同时,林教授以普通人、百岁老人和游戏上瘾者的脑电波为例,指出游戏成瘾的年轻人玩游戏后的大脑状态与患老年痴呆的百岁老人相似,引起了大家的警觉。
在报告中,林教授还分享了预防网络和游戏沉迷的方法,比如多元化地选择游戏而非只玩一种,并建议大家利用网络进行知识学习和资料查询的同时,注意增强运动、阅读与思考。
本场讲座受到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对于同学们增强自控力、自觉抵制网络沉迷、健康地学习生活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文/何佳琳、张华摄影/马艺银)
图为林旻沛教授在讲座中与同学们交流
图为林旻沛教授与同学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