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中外师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院官慧婷、本部丁雪萍和我院吴召军、本部赵光琪老师分别带队前往山西和顺和四川通江进行支教活动。在9月20日的总结答辩会上,两个支队表现非常优秀,从全校15个支教队伍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
清华大学中外师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开展多年,主要由清华师生和来自境外大学师生共同组成扶贫支教队伍,奔赴贫困地区,与这些地区的中小学生和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用实际行动帮助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早日脱贫,同时也使更多的师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国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今年是我院教职工首次参与此项实践活动。
山西和顺支队在为期两周的支教中,根据课程需求、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学习状态等方面,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前沿科学(天文学、生物学)、趣味数理化、英语训练、国学经典、心理学基础、公众演讲、电影欣赏、媒介隐私保护、素质拓展、趣味运动会、学习方法交流等课程。实践支队寓教于乐、文华与素拓并举,得到了支教地学校师生的好评与认可。支队成员还与和顺县委副县长贾海涛、田芳、吴传华以及扶贫工作队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总结经验、推进后续工作。
四川通江支队服务面向四所学校——通江实验中学、英才实验学校、超前学校、涪陵中学,走进班级近40多个,直接接触学生近1500多人,讲授课程近150余课时。面对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年级不同阶段的支教对象,他们与学校负责人从学习到生活,从学习方法到心态进行深入沟通,设计出了丰富的课程内容;每天晚上专门设置了Open Hour答疑交流会;组织了通江实验中心的“圆梦蒲公英”研学考察活动,带领同学进行了水质监测实验。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段交流时间,还制作了贺卡向支教队员们致谢。
支教活动的收获是双向的,支教队员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给同学们带来启发的同时也让自己获得了成长;夯实支教工作的同时也坚定了勇于付出、回报社会的信念。(官慧婷、吴召军)
图为获奖证书
图为2018年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中外师生暑期社会实践合影
图为和顺县电视台录制采访和顺支教队员们合影
图为四川通江支队支教课堂、收到小朋友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