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喻湜法官应邀来我院进行“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审理要素及处理实例”讲座。讲座由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何隽副教授主持。
喻湜法官在南山区人民法院从事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工作已十余年,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司法审判经验。本次讲座中,他从法官视角,结合丰富详实的案例,讲解了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要点,重点分析了他从大量案件中总结出的六个审理要素——权利基础、权利主体、被控行为、侵权构成、特殊免责和损害赔偿。喻湜指出,在案件审理之初,要明确案件主张的客体是否存在被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权利基础,以及提起诉讼的一方是否为该客体的权利主体。在面对备受争议的问题时,法官的判断需要符合立法精神。喻湜还针对具体案情审理的过程中的争论要点——被控行为、侵权构成进行了讲解,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同学们掌握如何迅速理清案情的技巧。关于侵权构成,喻湜介绍了产品外观侵权案例审理中如何进行产品比对,以“费列罗公司诉某食品公司巧克力包装装潢侵权案”和“腾讯诉‘Q哥Q妹’企鹅外观抄袭案”为例,具体说明了如何从整体相似角度来具体认定侵权。在抗辩过程方面,喻湜法官介绍了涉外定牌加工、商标的描述性使用、合法来源抗辩、避风港原则这四种常见的特殊免责情况及相关案例,帮助同学们理解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复杂性。
在讲座的最后,喻湜法官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回答了同学们所提出的关于互联网平台责任问题中相关案件审理的法院主流观点。
此次讲座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知识产权+”系列讲座第11期,选修“知识产权法律及实务”的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及多位相关社会人士参与了此次讲座。讲座从法官的角度诠释知识产权案件,呈现了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的重要考量因素,引发同学们新的思考。(文、摄影/姜伟峰)
图为讲座现场
图为喻湜法官讲解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