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学术会议”于10月12-14日在江苏南京召开,我院能源电工新技术研究所张若兵副研究员出席会议并担任“材料制备与改性”分会场的主席,张若兵副研究员指导的2017级硕士生黄昊晨在会议上发表论文《初始功率及气体流速对滑动弧等离子体的影响》,获得“2018年全国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我院2017级工程硕士王致远和新能源硕士陈凭也参加了交流,并分别作了题为“PEF处理室气泡发展与放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和“硅橡胶表面硬度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研究”的口头报告。
滑动弧放电是一种新型的在开放空间产生等离子体的方式,兼具辉光放电和电晕放电的优点,且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在具有较高电子温度与较大电子密度的同时,还有着较低的气体温度。相比于传统低温等离子体,滑动弧等离子体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与更强的促进化学反应的能力。黄昊晨的论文研究了载气流速和滑动弧的初始电弧功率对滑动弧放电稳定性及等离子体尺寸、温度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有望为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重要技术参考。黄昊晨的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深圳市的科技攻关等项目等资助。
图为活动现场
2018年全国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学术会议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承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协办,会议旨在为等离子体领域专家和研究人员提供学术讨论和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邀请到来自全国各地与会代表650余人,涉及到高电压、脉冲功率、等离子体、材料制备与改性、资源环境与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等现代等离子体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大会特邀多名院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邀请报告,共征集学术论文摘要460余篇,中英文全文近200篇,大会共评选了优秀论文15篇。(文/黄昊晨、王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