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我院青年教师培训之教学大赛专场在CII多功能厅举行。清华大学党委常委、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工会主席王岩研究员,清华大学化学系薛芳渝教授,清华大学土水学院冯鹏教授,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梅赐琪副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蕉副教授应邀作了主题讲座,院党委书记武晓峰、院党委副书记杨瑞东、校工会主席助理冀静平副研究员、校工会杨蕾老师,以及我院和TBSI青年教师、助教100余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为期一天,由培养处副处长袁博、李丘林主持。
武晓峰首先对王岩老师带队的教学名师及优秀指导教师表达了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武老师介绍了我院人才培养、教师团队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探索,他表示,我院一贯重视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希望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努力贯彻我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理念。
图为院党委书记武晓峰致辞
校工会主席王岩介绍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的整体情况,并引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讲话中“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来勉励青年教师重视教学,以赛促教,在参赛中提升教学能力,潜心钻研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
图为校党委常委、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工会主席王岩研究员作主题报告
第四届全国青教赛文科、思政组长梅赐琪老师作了“一门课到一节课再到一门课”的主题讲座,他以“凤凰涅槃”来比喻参加青教赛的经历。梅老师分享了“如何把一门优质课程浓缩成一节课并精彩呈现出来”。他的授课风格风趣幽默、激情洋溢,与会师生被深深吸引,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图为梅赐琪副教授作主题报告
第四届全国青教赛思政组一等奖第一名李蕉老师以“1919:十字路口的中国”进行了示范课展示。她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完整的备赛流程,从破题、结构化、取舍、总结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让20分钟示范课兼顾“清晰”与“复杂”,直观展现了一堂课的“蜕变”。李老师的分享干货满满、妙趣横生。
图为李蕉副教授作示范课展示
第四届全国青教赛工科组辅导教师薛芳渝老师结合工科特点,介绍了如何贯彻“三位一体”教学理念,选择、设计、组织有前沿性、科学性、逻辑性的教学内容,挖掘学术深度,传授科研思路和研究方法,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价值观,展现工科教师的风采。薛老师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与勤勉的教学态度给大家展现了老一代清华教师的风采。
图为薛芳渝教授作主题讲座
第四届全国青教赛工科组辅导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冯鹏老师以“讲好、学好、教好”为题分享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以及对应的教学大赛、课程创新与模式创新。冯老师将多年经验凝练成十个“有没有”,作为检验一门课程是否优质的标准,并结合学生视角介绍了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增加学习乐趣,培养学生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传承中塑造价值观。
图为冯鹏教授作主题讲座
此外,与会师生围绕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与嘉宾进行互动交流。“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清华教师精益求精、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和鼓舞了与会师生,师生们纷纷表示,将牢记使命、传承创新、砥砺前行。
图为我院金欣教授与嘉宾交流
最后,杨瑞东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培训在校工会的支持下,汇集了国内顶尖教学名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清华教师在教学比赛中的成绩不仅是诸位老师的努力,还有一套完备的培养体系作为支撑,每一位成功者背后都凝聚着辛勤的努力与汗水。杨瑞东希望我院参赛教师积极备赛,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图为院党委副书记、院工会主席杨瑞东总结发言
图为与会师生与嘉宾合影
2018年6月,清华大学发布了《清华大学关于实施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和比赛全覆盖的决定》,将教育教学培训和教学比赛相结合,构建教育教学培训、教学评估点评、教学技能改进和教学经验交流为一体,全覆盖的教学发展体系,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全校形成热爱教学、钻研教学的浓厚氛围。为进一步落实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实际,我院将继续完善教师教育教学培训体系,注重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计划组织举办院级教学比赛,以赛促教,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切实践行“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文/邢成文、宋思雨、彭媛媛 摄影/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