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2018秋校园开放课程之“知识产权法律及实务”结课

    发布时间:2018.11.14

    在知识经济崛起的当下,知识产权的作用日益凸显,学习知识产权法,不仅可以拓展学术视野,更可以运用法律保护创新创造,服务产业发展。2018年秋季学期,“知识产权法律及实务”课程作为校园开放课程以及我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共享课程,除清华大学研究生外,还吸引了十余位社会人士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校研究生共同参加课程学习。该课程于上周顺利结课。

    20.jpg

    图为“知识产权法律及实务”授课教师与部分学员合影

    “知识产权法律及实务”课程重点讲授专利法、商标法,兼顾著作权法,旨在使学生了解知识产权制度,理解基本原则,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主讲教师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何隽副教授,她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法和竞争法研究,曾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2016年起担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远程高级课程《专利》负责导师。为便于同学们课外学习,加深对知识产权案例的理解,课程特别赠送给每位选课同学一本何隽老师主编的《知识产权案例评析》。

    16.jpg

    图为何隽老师与部分课程特邀专家合影

    除了教师讲授之外,课程还特设了行业专家指导环节。课程特别邀请了深圳万商天勤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公司罗建平副总经理、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兼清华大学法学院外聘专家刘国伟先生、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喻湜法官、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周家贵处长等业内专家就知识产权案件、专利撰写和分析等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专家们还就同学们提出的专业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17.jpg

    图为特邀专家刘国伟先生讲解如何进行专利申请

    18.jpg

     图为特邀专家喻湜法官回答学生提问

    在完成了知识产权法律原则和基本制度的学习之后,何隽老师指导同学们展开相关案例的研究,同学们自行组成7个小组,从案例选择到讨论重点确定历时近2个月,最终组织了一场“知识产权法律及实务”案例分析报告会。

    报告会上,同学们针对网络版权侵权的特点、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要素、历史因素对商标存续的影响、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标准、专利权侵权纠纷中等同技术特征认定、化学发明专利申请中马库什权利要求以及GUI图形用户界面的外观设计专利权等多个知识产权案例及其思考进行汇报和讨论,并和专家进行交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课程中培养的运用知识产权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jpg

    图为案例分析报告会现场

    本次课程中有多名社会学员来自广州、香港等其他城市,每次上课都专程赶来深圳。他们中既有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有其他高校的学生和自主创业人员等。在学习过程中,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行业背景的在校研究生和社会学员们在一起,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在案例教学和参与式训练中相互启发,更好地提升了对法律问题的理解。

    同时,课程助教谭淑方同学为帮助同学们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课程伊始便建立了选课人员的微信群,及时分享学习资料,对于重点内容及时整理知识点思维导图、案例和思考问题,协助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

    参加课程学习的同学们均表示,在本课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产权法的知识,更是培养了运用相关法律进行思考、分析进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获益匪浅。社会选课学员更表示,期待今后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开放课程,甚至还有校外学员受到鼓舞,表示打算报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文/谭淑方  摄影/曾雄、姜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