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合作与创新研讨会在我院举办。原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林功实,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院院长、原福州大学校长吴敏生,原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皓明,原国务院学位办处长雍翠菊,以及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福州大学、广州大学的20多位研究生教育专家应邀出席。我院院长康飞宇,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武晓峰,副院长夏广志、马岚,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共同院长张林、共同副院长陈伟坚,以及学部教师代表等5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会议由康飞宇主持。
图为研讨会现场
康飞宇向出席研讨会的嘉宾表示感谢,并希望各位专家能结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获批建设的契机,从国际合作教育、工程硕士培养、大湾区教育协作等方面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及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图为康飞宇致辞
院培养处处长王蒲生老师从招生、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实验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研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我院人才培养工作。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共同院长张林从国际合作、交叉学科、产业转化、组织架构、长期规划等方面介绍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
图为王蒲生、张林作汇报
研讨会上,陈皓明表示,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深圳研究生院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位置优越,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深圳的区位优势和清华的品牌效应,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林功实认为,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应顺应国际化大趋势,趁“需而入”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并博采众长,以特色求发展。雍翠菊认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已初具一定的国际化经验,可进一步探索学科交叉、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办学道路。
图为陈皓明、林功实、雍翠菊发言
浙江大学原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表示,清华大学一直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在新国际形势下,国家更加开放,高校更应注重创新,开展更深入、广泛的国际合作。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国际合作方面的探索很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广州大学原副校长徐俊忠老师对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打破学科分类,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方式表示认同,他认为应充分考虑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以及合作项目对学生培养的切实作用。
图为浙江大学原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老师、广州大学原副校长徐俊忠老师作交流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助理赵瑜、浙江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许为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马永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秦惠民等嘉宾也就国际教育、引进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工程硕士培养、学科交叉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分享。
最后,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武晓峰发言,向一直以来心系研究生教育、支持我院发展、关心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建设情况的各位嘉宾表示感谢。华南理工大学原处长罗文标代表所有参会嘉宾对此次研讨会的精心组织和周全安排表示感谢。吴敏生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国际化趋势不可阻挡,面对中西文化、知识、理念的冲击,应以创新为突破口,树立文化自信。最后,他以 “教育永远在路上,不进则退” 勉励参会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者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文/宋思雨 摄影/丁超)
图为武晓峰、罗文标、吴敏生发言
图为参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