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香港独特优势”系列讲座之“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发展的角色定位”在我院开讲。讲座邀请到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医院管理局原主席胡定旭担任主讲嘉宾。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我院副院长夏广志主持讲座。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副院长邱亨嘉,深圳大学原副校长陈思平,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曹二宝,中心副主任何隽,中心兼职研究员宛军,以及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和深圳大学城师生聆听了讲座。此外,本次讲座还开通了互联网直播平台,来自全国各地近700位观众通过互联网观看了讲座直播。
图为讲座现场
胡定旭担任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长达9年,并作为国务院深化医疗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唯一港人委员,亲历了国家医改的推进过程。讲座中,胡定旭介绍了香港医院管理局的定位和职能,强调指出了香港医院管理局“管办分离”管理特点,重点阐述了如何对医生、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等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问题。谈到内地医院的管理现状,胡定旭坦言,内地医生和医护人员的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普遍不高,内地医院“以药养医”现象依然存在,这是导致医院管理问题频出,新生代医护人才远远不足的主要原因。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打通大湾区内医疗资源融通的渠道,充分发挥香港的国际化医疗水平和医院管理体制等优势,推进“名医、名诊、名院”的“三名医疗”的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
图为胡定旭在演讲中
在互动提问环节,现场听众对香港大学附属医院的建设,香港治疗医院和康复医院的分工情况,以及香港医院管理的经验如何在内地医院应用等问题,与胡定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图为互动提问现场
图为与会嘉宾合影
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香港独特优势”系列讲座自今年10月初开讲,迄今已举办了六讲,邀请了香港社会各界有影响的知名人士主讲香港在经济、贸易、文化发展、廉政建设、隐私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专业服务等方面所具有的为内地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探讨香港与内地“拼船出海”的平台和机制问题,吸引了现场和网络观众2500余人聆听讲座。中心力图通过举办系列讲座的形式,为内地社会各界提供一个认知和了解港澳的平台,不断深化和推进“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郭亚楠 摄影/吴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