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15日,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武晓峰及党委副书记杨瑞东、关添带领我院党委委员、教职工党支部书记等一行十六人前往广州开展红色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安排了党委书记讲党课、兄弟单位参观座谈、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分享交流等环节,追寻前辈的革命足迹,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在14日上午的党课与动员环节,武晓峰首先进行动员,希望大家通过此次活动提升个人思想、理论水平,学习中国艰辛而伟大的革命史、党史相关知识,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并通过实践活动加强交流,促进团队建设,构建有温度的党组织。随后,关添、武晓峰、杨瑞东分别以“鸦片战争的影响与思考”、“孙中山先生生平、辛亥革命”、“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讲党课,党课主题与此次红色实践内容紧密结合,让大家带着思考与问题开启实践行程。我院理论中心组成员参加了本次学习。
图为武晓峰书记作动员
图为党课和动员现场
图为合影
14日下午,红色实践队伍抵达虎门镇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通过参观鸦片战争相关的史料与实物,各位老师深深感受到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了解到当时中英军事力量对比的悬殊,看到了战争背后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扩张的真相;更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在反侵略斗争中崇高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图为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
图为合影
随后,一行人抵达清华珠三角研究院进行参观交流。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支部书记、副院长赵庆刚等多位领导对实践队伍的表示热烈欢迎,带领实践队伍参观了研究院展厅,介绍了研究院近年来的发展概况及创新孵化体系,并带领大家参观了铝离子电池研发中心和党员活动室等。座谈环节,赵庆刚与武晓峰分别介绍了双方近年的工作进展、工作重点及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相互表达了在目前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实践基地、校友等方面工作合作的强烈愿望,希望进一步形成机制,推动合作的落地。双方与会对口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分交流。
图为参观清华珠三角研究院
图为座谈会现场
图为合影
15日上午,红色实践队伍首先前往“中山纪念堂”参观学习。通过解说员生动的讲解及丰富的史料展示,大家深入了解了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以及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走至纪念馆出口,孙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警示着实践队伍的每位同志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
图为参观中山纪念堂
图为合影
随后,实践队伍抵达“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了解到这里曾是清代培养秀才的番禺学宫,在上世纪20年代成为农民运动的摇篮,在艰苦简陋的条件下,毛泽东同志任所长期间向学员们讲授“中国农民问题”等课程并主编了《农民问题丛刊》。通过追寻革命先辈在此的足迹,各位老师感慨颇深,表示要继承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图为参观“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图为合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庄严肃穆,一入园就可以看到孙中山先生手书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是烈士们的风骨与气概的写照。通过园中的雕像、墓碑、墓志铭,各位老师感受到烈士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以及为了自由与民主不怕牺牲的伟大革命精神。烈士们用生命探索了中国前进的方向,他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武晓峰带领实践队伍进行了短暂的默哀仪式,集体鞠躬向烈士致敬。
15日下午,实践队伍来到“辛亥革命纪念馆”,通过“开辟共和新纪元——辛亥革命主题展”、“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名人展”两部分展览,大家感受到辛亥革命英烈们开天辟地的勇气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馆内各个展厅相连,如同时光穿梭机为大家重演了辛亥革命前后历史的兴衰,每一幕都栩栩如生,参观的过程中,看到众多为了革命奉献出年轻生命的英烈,不少人几度红了眼眶。
图为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
图为合影
返程途中,参加实践活动的所有同志逐一分享了自己学习感悟与体会,实践队员纷纷表示,本次红色实践活动行程紧凑,收获超预期。有同志表示:“缅怀历史更加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让革命的精神代代相传,也要致力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议我院将来进一步推广此类红色实践活动,让更多老师、学生从了解历史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武晓峰在总结发言中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武晓峰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此次红色实践既让我们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更加坚定了大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清华教师肩负着为国家、民族培养栋梁之才的神圣使命,我们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与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文/杜楠、王俏 摄影/丁超 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