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清华大学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8班开展工程实践调研

    发布时间:2019.11.28

    11月23至24日,清华大学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8班的39名同学在“工程实践调研”课程责任教授管运涛的带领下,调研了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中国广核集团、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五家单位,学习工程一线的建设、管理经验,并现场交流学习心得。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工程博士电子与信息领域责任教授王好谦,培养处孙春柳、刘敏、蔡文慧等老师参加了调研。

    在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师生们调研了深圳市交警部门利用现代高科技打造智能交通建设、城市交通大脑等交管业务的创新举措,以及深圳市交通指挥实时运行平台情况。师生们还参观了交通监控中心和智能交通指挥中心,现场观看了超高清可视化监控和指挥平台画面,并就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智慧交通,物流行业协同共治,智慧交通与环保等问题展开交流互动。

    图为师生调研交通监控中心合影

    图为芦阳阳警官介绍深圳市智慧交通指挥平台 

    中国广核集团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核电事业发展逐步成长壮大的特大型企业。在集团总部展厅,同学们了解了大亚湾核电站的筹建过程、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的历程,以及核反应堆的建造原理,先进小型堆、华龙一号和我国自主研发核燃料组件等相关内容。在大亚湾核电站基地,师生们重点考察了反应堆操作训练基地、岭澳二期核电站主操控中心和中科院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站。调研过程中,大家针对新能源战略中的核电、核安全与能源战略、信息与核电、核电与环境保护等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

    图为工程博士班任启森同学介绍核燃料研发

    图为师生调研中微子实验站 

    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承担着大桥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的重任。同学们参观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展览、听取了大桥建设及运维的专题介绍,并在桥头实地感受了大桥的恢弘壮美。同学们还就港珠澳大桥这一巨型复杂系统与各自专业的关系、港珠澳大桥的中国精神、港珠澳大桥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

    图为师生实地感受港珠澳大桥

    本次调研活动还实地走访调研了同学身边的两家企业,了解其创业发展历程。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挠性印刷电路板,同学们在了解元盛电子18年的创业发展历程后,参观了元盛电子生产车间。2015年初创的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纳米领域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师生们着重调研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纳米银线柔性透明导电材料及应用技术。在调研座谈会上,师生与企业负责人就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发展特色、企业协同发展、企业与创新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为师生在元盛电子调研合影

    图为工程博士班雷震同学介绍新产品

    图为师生座谈会现场

    “工程实践调研”是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培养方案中“创新模块”课程的一门必修课,旨在通过组织学生到国内外知名企业考察和调研,深度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和工程建设实况,学习企业先进经验,探究工程实际问题。本次调研选取了本班同学所在的单位,既有公共管理部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和骨干企业,也有创新型、研发型民企;既有工程管理的经验分享,也有重点实验基地和生产车间的实地考察。通过跨专业的横向比较和交流,同学们普遍感到此次深入多个领域的工程一线调研,开阔了视野,接受了一次内容丰富的工程实践教育。(供稿/刘 敏、韦东庆、朱元成 摄影/8班师生 编辑/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