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青年教师系列培训之“清华大学精品课示范观摩课”举办

    发布时间:2019.12.03

    12月2日下午,我院青年教师系列培训之“清华大学精品课示范观摩课”在CI-205举行。我院20余名青年教师观摩学习了黄维教授主讲的校级精品课“视觉符号设计”。

    “视觉符号设计”课程是黄维老师在长期的学术研究、设计实践的基础上研发的一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修课。由于这门课打破了各设计专业之间的隔板,从视觉符号设计的角度揭示设计的共同规律,所以除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外,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踊跃选课。2日下午,有30多名不同专业的学生前来听课。

    黄维老师认为,设计类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目应是:专通并举、明理创新,知行合一、实践赋能。“视觉符号设计”课程教学分为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两个阶段。此次示范观摩课讲授的是理论部分的最后一堂课,讨论的议题是“视觉符号设计有可能中西融合吗?”课堂教学采用一课一议、一堂双言的模式,即每课集中讨论一个议题,学生提前对本课议题进行自主研究,在课上发布,教师阐述他对该议题的研究成果,以此避免教师“一言堂”,同时培养与提高学生自主研究能力。

    黄维老师强调研究生教学要“明理至真,得道创新”。“温故知新”是他在每堂课讲授之前的必备环节,他以互动的方式引导同学们重温和巩固了上堂课的理论要点,并分享了学生发布的自主研究成果。授课中,黄维老师首先以大量中外设计案例为佐证,解析了中欧在地理环境、政治与社会制度、哲学思想、思维方式、艺术审美、视觉符号设计语言等方面形成差异性的前因后果。然后,对中国千百年来视觉符号设计发展历程、西方百年视觉符号设计发展轨迹以及中西视觉符号交融设计的历史进程进行深入梳理与归纳,分析了中西思维方式在视觉符号设计中的种种表现,推论出中国视觉符号设计发展趋势与特点,进而提出了“‘中国文化、世界表达,传统元素、当代表现’是中国视觉符号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的观点。最后,他对本课以及全课(理论部分)做了总结。接下来,选课学生将赴福建安溪实验教学基地开展实验环节的活动。他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设计实践,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当代表达”的原创性视觉符号作品。

    示范观摩课结束后,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黄维老师教学态度认真投入,经验十分丰富。他的课堂教学管理严格,六次课程实现零迟到、旷课;备课充分详尽,课程内容具有研究性和引领性,逻辑清晰,案例丰富;教学设计严谨周密,环环相扣,极具特色;课程讲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旁征博引,开合自如,随时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教与学互动充分,生动有趣;教学节奏松紧有度,精准守时;三个半小时的理论讲授过后,学生兴趣盎然,毫无倦意,无一人早退,尽显校级精品课主讲教师的功力和魅力,值得敬佩和学习。同时,青年教师提到,青年教师系列培训为大家提供了学习优质教学案例的平台,这对提高今后的教学水平具有很好的启发与激励作用。

    “视觉符号设计”课程是我院艺术硕士三个专业(视觉传达、服装和染织设计)学生的通选课程,为各专业设计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视觉造型基础。自2012年秋季首次开讲以来,已连续七年在校级课堂教学评估中获得前5%,也是我院首门课评和教评均列全校前5%的设计类课程,深受历届修课学生的欢迎和好评。该课程于2019年获得“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称号,这也是黄维教授继他主讲的“品牌形象战略与设计”课程2017年获得“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称号后再次获得这一荣誉。(文/艺言、原之 摄影/原之 编辑/丁超)

    图为黄维授课

    图为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

    图为学生发布自主研究成果

    图为我院青年教师参加示范观摩课学习

    图为授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