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第十二届IUPAC生物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举办

    发布时间:2019.12.19

    12月16日-18日,第十二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生物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ISBOC-12)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办。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知名学者讨论当今学术热点、难点问题,谋求强强联合,为国际生物有机化学的发展创造新的推动力。

    2019年是IUPAC成立100周年,也是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发表元素周期表150周年。IUPAC成立于1919年7月28日,是命名化学名词与术语、制定化学相关标准化测量方法、审定原子量等化学物质量的权威组织,在化学教育和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本次大会设置了三个分会场,主题分别为影响和调节自然系统的合成生物大分子(Synthetic biomacromolecules for understanding and tuning of natural systems)、探测和处理生物过程的化学探针 (Chemical probes for probing and purturbing biological processes)和化学生物学的新兴工具 (Emerging tools for chemical biology)。会议进行了29场特邀报告、44场邀请报告以及20场口头报告,同时设置了海报展示以及赞助商展示环节。

    开幕式上,IUPAC生物有机化学主席弗朗西斯科·尼科特拉(Francesco Nicotra)、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蒋宇扬教授分别致辞。蒋宇扬对参会的学者和嘉宾的到来以及深圳市政府、赞助机构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介绍了ISBOC会议多年来对生物有机化学领域起到的推动作用,并欢迎各位国内外有志之士前来深圳,共同为世界化学发展贡献力量。

    16日上午的报告会由北京大学张礼和院士主持。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分别作“R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RNA Methylation in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用化学方法重新编辑表观基因组产生所需的功能细胞 (Using chemical approaches to reprogram epigenome and generate desired functional cells)” 的特邀报告。

    下午的报告会由北京大学杨震教授主持。宁波大学赵玉芬院士、京都大学杉山浩史(Hiroshi Sugiyama)教授以及哈佛大学蒂姆·米奇森(Tim Mitchison)教授作特邀报告,主题分别为“生物有机磷化学在生物医药中的重要性 (Protein N phosphorylation: an underestimate area in biomedicine)”、“核酸的化学生物学:DNA折叠和人工基因开关 (Chemical biology of nucleic acids: DNA origami and artificial genetic switch by hiroshi sugiyama)”和“在癌症和炎症中细胞微管药物行为(Action of microtubule drugs in cancer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

    17日,在分会场,与会嘉宾围绕各主题分别作口头报告和特邀报告,增进了双方相互的交流和了解,也为我院及周边院校学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在墙报展示环节以及赞助商仪器展示环节,会议鼓励各位代表积极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

    在12月18日的闭幕式上,甲南大学菅直人杉本(Naoki Sugimoto)、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弗洛伊·罗姆斯伯(Floyd E. Romesberg)教授和谢菲尔德大学迈克尔·布莱克本(G. Michael Blackburn)教授作了邀请报告。同时本次大会设置了优秀墙报奖,纽约城市大学帕马(Virinder S. Parmar)教授和南开大学席真教授共同为获奖学生颁奖。

    最后,南洋理工大学邢本刚教授宣布下一届ISBOC会议将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办。(文/金天  摄影/陈俊粤 编辑/丁超)

    图为弗朗西斯科·尼科特拉、蒋宇扬致辞

    图为何川、邓宏魁作报告

    图为嘉宾间交流

    图为赵玉芬、 杉山浩史、蒂姆·米奇森作报告

    图为参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