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我院大数据工程培养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信息大楼召开。来自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蚂蚁金服、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和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的多位企业委员,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国际委员,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张学工教授、我院信息学部主任李秀教授、大数据项目负责人金欣教授,信息学部袁博副研究员、李志恒副教授、杨余久副教授、董宇涵副教授、王智副教授以及我院培养处实验实践教学办副主任赵晶老师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项目负责人金欣主持。
李秀对各企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就我院“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办学特色及大数据工程培养项目发展背景和培养前景作介绍。
图为李秀致欢迎辞
金欣围绕学院概况和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组成、招生概况、国际合作、指导委员会人员组成及职能等方面作介绍。
图为金欣介绍项目概况和培养方案
在培养方案讨论环节,张学工结合项目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目前的课程体系在数据存储、计算、管理及统计学方面有所欠缺,需进一步完善。企业委员们根据自身需求提出,课程设置应在企业实际应用方面有所体现,并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金欣表示,欢迎企业专家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可通过假期集中授课、开设讲座等方式来实现课程共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胡芝兰表示,鉴于目前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应加强学生在职业伦理方面的培养。委员们一致认为,在职业素质课程部分,应重视学生思想表达、内容呈现、问题提出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并增加相关课程。
图为张学工针对课程设置提出建议
赵晶介绍了我院目前学生规模及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共建情况。她表示,希望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企业实践基地和课题,实现基地功能的多样化,促进企业与导师间的深入合作,并建议企业提供更多的前沿性课题吸引学生。委员们分别对基地性质、课题标准、基地导师资格、企业资助金额等方面进行讨论。
图为赵晶介绍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共建情况
最后,委员们就培养国际化议题展开讨论。目前,清华-墨尔本大学联授项目已初步落实,清华-早稻田大学联合办学项目正在积极推动中。金欣表示,希望与企业共同探索国际办学的新模式以提高学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会后,全体委员表示将继续完善课程体系,引入新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明确国际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文/黄凌燕 摄影/李坤宜 编辑/丁超)
图为委员们审阅培养方案初稿
图为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