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分享

    海洋学科阳光课堂之走进大亚湾

    发布时间:2019.12.26

    12月21日上午,我院开设的“海洋调查”“海洋光学技术”课程开展阳光课堂活动,赴大亚湾东山码头进行自制海洋仪器样机的投放与测试。该活动由课程教师廖然带队。

    海洋调查是指对某一特定海区的水文、气象、物理参量所进行的调查。海洋光学技术依托于光学手段,是海洋调查的优势选择。本次阳光课堂对自制的激光散射传感器进行了性能测试,以大亚湾东山码头的海洋水体为测量对象,对海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进行探测,通过探测悬浮颗粒物的光学性质实现对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测量。乘船考察、实地测试、安装投放、回收仪器、处理和分析数据等过程,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全流程地体验了海洋调查的实验过程。

    海洋1_meitu_1.jpg

    图为学生搬运仪器至渔排处

    海洋2_meitu_6.jpg

    图为学生安装固定仪器

    仪器的测试和投放在大亚湾东山码头的渔排上进行。此处海洋颗粒物种类丰富,包括种类繁多的微藻和浮游植物、近岸悬浮泥沙、微塑料颗粒等。廖然首先介绍了本次实验的目的、仪器原理、安装和投放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随后,学生动手安装固定样机,调试完毕后,固定在布放架上投放入海,采集大亚湾水样,并处理分析了样机采集数据。


    海洋3_meitu_3.jpg

    图为学生为仪器投放做着最后的检查准备

    海洋4_meitu_8.jpg

    图为学生实际投放仪器

    海洋5_meitu_4.jpg

    图为廖然为学生讲解数据处理过程

    在本次阳光课堂中,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合作解决了许多问题,取得数据后尝试了多种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对海洋调查及光学手段在海洋探测中的应用过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提升了动手实践与数据处理能力。(文、图/李鹤宁 编辑/舒欢)

    海洋6_meitu_5.jpg

    图为参加阳光课堂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