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部署要求,我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凝聚科技工作者力量,加快开展新冠肺炎防治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科研支撑保障工作、贡献科技创新源动力。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相继发布了新冠肺炎专项申报通知,根据校本部和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我院科技处第一时间响应,积极对接各级主管部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采取简化流程、特事特办、便捷高效的申报管理模式,优先线上处理,补办纸质材料,坚决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的服务支撑。
我院教师快速响应,主动作为,周密部署,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投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急防治”科研攻关的意愿和决心,积极组织开展应对疫情的科技攻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诊断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性因素。
我院何永红课题组加紧研制了全自动血涂片显微成像仪,可以对血细胞显微结构成像、分类、计数进行分析,利用成像仪对血涂片细胞形态显微图像进行全自动化的大量采集,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这些高清图像进行半监督学习,进而识别新型肺炎血细胞的特征,用于辅助诊断。
为了尽快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断,研发人员与合作者已于上周组织了临床实验,成像仪被应用于新型肺炎患者血涂片检测并发现了 “吞噬细胞变大、淋巴细胞减少、 破裂细胞增多” 异常变化,为新型肺炎快速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
课题组通过优化神经网络进一步大量学习肺炎病人血细胞图像,形成一套成熟的新型肺炎血细胞显微形态学智能分析快速诊断系统。目前课题组正在加快研发,进展顺利,有望尽快应用于疫情防控一线。
目前我院组织申报各类新冠病毒科研专项7项,包括国家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5项,提交省级项目指南建议1项,均联合各科研院校、企业及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开展协同攻关。研究领域涉及病毒检测与防治多项技术,其中病毒检测方向7项,包括基于AI技术的防控体系研发、单分子荧光图像测序的核酸智能检测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便携式核酸快检系统、5G超声智能检查及诊断技术、视觉监测与跟踪、基于SHERLOCKv2联合AIE技术的快速检测以及抗原/抗体荧光量子点快速检测试剂和配套仪器的研发;防治技术及产品研发2项,包括高迁徙MSC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评估和细胞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
为确保及时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科技和智力成果支撑,我院科技处第一时间将研究进展向各级主管部门报送。2月11日,按照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要求,我院汇报了正在开展的新冠肺炎相关科研项目情况。2月12日又分别向校科研院和省科技厅报送了我院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已开展的工作,积极向国家建言献策。(文/安瑞琼、刘为、张巍 编辑/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