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2019级8班和2020级9班联合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沙龙在广州阅动数字产业孵化园举办。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何永红教授、刘敏老师,清华大学广州校友会副会长徐春龙、余广健以及2019级8班和7班、2020级9班20余名同学参加了此次沙龙。
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沙龙由2019级8班宋盟春同学和朱锐同学主持。宋盟春表示,大健康是一个涉及民生和国家战略的前沿方向,同时也是一个跨学科领域,需要各学科、各行业共同发力,而来自不同行业的工程博士生具备跨界融合的良好条件。本次沙龙旨在通过医工结合,实现健康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不断提高医疗健康供给和服务水平,促进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的王鑫同学以《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赋能大健康》为题作报告,探讨了主动健康、科技医疗与数字化、智能化的紧密结合点,展示了AI在精细化医疗、智慧医疗、辅助决策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深圳市琦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王根平同学在以《构建安全可信数字健康医疗应用平台》为题的报告中,利用大数据安全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零泄露数据安全架构,为医疗领域数据安全和智慧转型保驾护航。
在个人健康领域,清华大学的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们正大力推进科研成果与大众健康生活相融合。来自深圳金亿帝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章年平同学与广州科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王永成同学分别从运动与健康、环境污染治理与健康两个角度将研究成果服务于日常生活,让健康变得主动化、生活化、可视化,让科技贴近生活、普惠大众。
与会代表作主题发言
在科技医疗领域,一系列前沿科技正在大力推动医学发展。来自江苏麦赫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孟敏同学带来题为《微波传感器在健康医疗中的应用》的报告,细致讲解了产品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分享了前沿科技手段与传统中医融合、大健康与大数据融合的相关案例。针对医疗器械研发,微光医疗创始人朱锐同学以《创新器械高效研发思维技巧》为主题,详细介绍了OCT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临床医学的实际应用,并重点指出目前医疗器械的研发存在与临床医学脱节的问题,强调在这一领域需要技术创新与临床需求相互驱动,实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的宋盟春同学在《关于加快医疗器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探讨》的报告中,结合自身的经历,阐述了医疗产品合规路上的难点和痛点,提出加快研发成果到量产样机过程的解决思路,也呼吁医疗器械产业与现代高技术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集群质量变革。
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罗广文同学则从临床医学视角出发,重点介绍了肿瘤放射技术与治疗的发展情况,再次重申了大健康下医疗与工程技术结合的重要性。来自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黄江鸿同学进行了题为《基于3D生物打印构建仿生组织工程化软骨的研究》的报告,展示了如何利用最前沿的3D打印技术解决传统工艺手段难以克服的生物组织活性问题。
最后,何永红教授表示,大健康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行业,是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会诞生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此次沙龙汇聚各领域的行业专家,集中开展研讨,碰撞思想的火花,促进医工的融合创新,将有力推进大健康行业的快速发展。
与会代表主题发言
沙龙讨论氛围十分热烈,与会人员围绕着各主题积极发言,纷纷表示这次沙龙活动增进了相互了解,收获满满,是一次工程博士生跨班交流的有益尝试,为后续的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大健康沙龙既秉承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也发扬了创新领军工程博士“跨界交叉、融合创新”的培养理念,工程博士生们期待未来能开展更多这样的活动,发动头脑风暴、带动创新突破。
与会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文:王鑫、宋盟春
摄影:王永成
编辑: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