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7

我院五个案例荣获清华大学“在线教学”创新案例

4月3日,清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公布了“在线教学”创新案例评选结果,我院“交叉学科学生电子信息技术全英文教学与辅导”(董宇涵)、“在线教学中课堂管理沟通风格策略研究 ”(李向明) 、“在线金融工程实验实践教学”(林健武等) 、“让在线课程变成‘富有节奏的交互视听场’”(聂晓梅) 、“基于实景应急指挥中心的协同应急演练在线教学尝试”(王飞等)案例获批“在线教学”创新案例。此次全校共征集到167个案例,其中94个案例获批。

董宇涵老师依托“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通过全过程的案例教学、全闭环的人才培养、全员互动和全方位思政,力争实现四方面的教学目标——无相关背景的学生从无到有掌握核心知识;有相关背景的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进阶;鼓励学生自主衔接重要知识点和关键技术形成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掌握文献调研及演讲与表达技巧;通过将思政融入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jpg

图为董宇涵老师

李向明老师在“硕士生英语”的授课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和营造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机会,有效实现了课堂任务的精细化管理,确保在线教学中课堂组织与沟通效果的平移,实现从 “to tell” 到 “to join”的转变 ,不仅解决了“隔空喊话”的远程教学中集中学生注意力的问题,而且实现了语言类课堂上的丰富实操和互动,同时在中等规模班级中确保了学生群体的均等信息输出机会。

13.jpg

图为李向明老师

林健武老师带领“量化投资分析”课程的教学团队与技术公司合作,建设智能学习系统,使用人工智能对学生开展线上编程辅导;同时与深圳超算中心合作,使用云计算服务器为同学提供教学支撑。通过融合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把实验实践课程转移到线上开展,利用现代科技使线上课堂教学向线上实验实践教学延伸,使线上实验实践教学也可以充分实现清华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

6.jpg

图为林健武老师

聂晓梅老师通过像广播剧一样设计“听觉场”,提升听觉感知,延伸听觉信息和把控听觉节奏;像电子书一样设计“视觉场”,优化课件、动画辅助和视频参与;像现场节目一样设计“互动场”,充分利用“雨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并及时反馈教学动态;构建全程立体的“学习场”,综合利用多种在线工具,通过关注近远期的学习曲线与闭环反馈,将“艺术原理”的在线课堂变成“富有节奏的交互视听场”。

14.jpg

图为聂晓梅老师

王飞老师为解决“应急演练设计与推演”课程无法使用安全工程教学实验室,从而无法完成专门为该课程设置的桌面推演与卡牌游戏等学习环节的问题,通过带领课程组成员与佛山市应急指挥中心合作,将用于实战的实景应急指挥中心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并沉浸式体验到模拟演练的场景,通过应急指挥远程会议系统顺利地开展了在线教学任务。

5.jpg

图为王飞老师

为鼓励教师积极探索交流并及时总结在线教学创新经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设立专项基金,面向全校征集“在线教学”创新案例。我院教师积极响应,将自己创新的教学实践进行凝练总结,形成可推广应用的优秀案例,为广大教师优化在线教学、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文:彭媛媛

编辑: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