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24

“跨媒体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结题展示会举办

近日,我院“跨媒体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举办了以“文化遗产的数字IP创新与开发”为主题的作品展示会。本次活动邀请深圳广电集团壹深圳内容部主任陈妮、南方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涂蓉辉、腾讯天美工作室IP总监张伟、深圳卡乐星球数字娱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旭和执行导演范孟琪等业界专家参与评审,20多位来自艺硕和IID的同学展示了6个数字媒体作品。专家们对各项作品进行了逐一点评和指导,同学们的成果获得了业界专家的一致好评。结题展示会由课程授课教师聂晓梅主持。

 

图为聂晓梅进行课程介绍

 

图为专家评审现场

 

经过评议,评审组最终评出了三个特色单项奖与三个优秀作品奖。其中,《炎帝剏造营》以神秘凝炼的视觉设计与新颖的数字交互设计获得“最佳设计奖”。《天虫》以瑰丽的艺术想象和奇诡的叙事创意获得“最佳创意奖”。《潇湘诗旅》以准确的策略定位与清新的系统化视觉展示获得“最佳策略奖”。

 

图为部分获奖同学

 

张伟在点评发言中提到,同学们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数字媒体的学习和创作,作品内容精彩,水平远超预期。张伟表示,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研究精神,未来进一步将书本知识与行业实践相结合,取得更多优秀成果。

 

图为张伟点评

 

陈妮首先对本次课程主题的意义表示高度认可,认为其有利于让同学们用新的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陈妮认为,这些作品已展现了出清华学子们的创意思维与较高的艺术修养。

 

图为陈妮点评

 

部分获奖作品展示

 

《炎帝剏造营》

作者 / 苏昭帆、黄小蔓、姜雨菲、陈曦

 

《炎帝茶药铺》是基于炎帝“尝遍百草,发明医药”的功绩进行设计的作品。首先,玩家通过人物海报可以了解药师的传说,生成并保存海报;其次,玩家在茶药铺中可以了解不同功效药茶的配方,也可以自行选择三种原料搭配属于自己的药茶生成并分享配方结果。最后,游戏联动线下炎帝陵旅游、农业产业,拟在景区内设立“炎帝茶药铺”门店,游客可以通过游戏直接跳转到下单界面,进行线上下单。

 

视频1:

视频2:

 

《天虫》

作者 / 胡晓雯 范泽仁 荆潇

 

《天虫》以中国民间神话马头娘为原型重新改编,剧本上掘文考古,挖掘“三叛”(叛俗、叛权、叛界)的深意。视觉呈现上以敦煌壁画与丝织品纹样的拼贴重构为主要表现形式,从新奇的视角与色彩出发,讲述了在古代,一位出生后被雷劈脸的女娃儿与白马相恋却惨遭分离,最后化为蚕神的故事。

  

 

视频:

(本动画片正在优化中,完整精修作品敬请期待)

 

《潇湘诗旅》

作者 / 秦玉娴 杨笙歌 钞楠 张珂嘉

 

《潇湘诗旅》是基于交互叙事的永州数字IP开发设计项目。永州地处多民族文化交界处,千百年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陆游有诗云:“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因此,小组抽丝剥茧,选择永州最鲜明的历史特点——诗,以诗为轴,将零陵地区打造成为潇湘旅行枢纽。

 

视频:

 

《有余》

作者 / 崔馨予、徐文静、汤琦、邓正

 

深圳“沙头角鱼灯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以鱼灯作为载体呈现,是深圳重要民俗文化的体现。团队选取鱼灯舞中的其中7条鱼(黄鳢角、沙鸡、鲤鱼等)作为作品的主要元素之一,整体风格以古代工笔融入当代插画感为主,以AE+H5为主做动效和互动,让观众拥有更好的体验感,充分感受深圳鱼灯舞的文化魅力。

 

视频:

H5链接(请用google浏览器):

https://file632f4665b6fd.vrh5.cn/v3/idea/T1bUAZwk

 

《寻秘坦洋工夫》

作者 / 陈楚仪 朱俊洁 向敏

 

从IP形象出发,该团队编写了一个与当地茶文化相关的H5交互性游戏。游戏故事发生在坦洋村,以IP形象为主角,在引领玩家寻找茶叶踪迹的过程中让玩家了解到坦洋村的茶文化历史与特点,这既可以吸引年轻潜在用户的关注度,也可以提高老顾客对坦洋工夫的品牌认同度。游戏在结尾设有抽奖环节,参与的玩家可获得相关的纪念品。

 

视频:

 

《梦回潇湘》

作者 / 武晨、周阳韬、翟旭晨

 

《梦回潇湘》以永州潇水湘水为创意中心,将潇湘拟人化为两姐妹,采用当下流行的代入式剧情体验让用户深入当地,边游戏边“旅游”。线上推广以H5为主要形式投放。故事讲述姐妹二人在零陵古城走散,以妹妹为主人公,一路上见到湘夫人、鲤鱼,见证了他们的感情故事;也走过柳子庙、小石潭、法华寺、文武庙,游览各个场景,一路寻找线索,最终与姐姐团聚。

 

视频:

 

文/摄影:罗雅兰

编辑:叶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