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23

2021年春季学期教师心理育人能力提升培训计划举行

3月19日,我院2021年春季学期教师心理育人能力提升培训计划举行。本次活动邀请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李焰与我院老师进行座谈会并作专题培训。

当天上午,李焰来自学科、培养处、学生工作办公室的26位老师进行了座谈交流。与会老师围绕学生面临的压力因素、如何帮助学业压力过大的学生、关心关怀学生方式、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关怀等内容进行讨论,李焰对问题逐一解答、深入剖析。通过交流,与会老师对当代研究生面临的压力源和内心冲突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关心关怀学生和自身的方式及原则有了详细的认识。

李焰为教师们如何更好地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提出建议:关注出现较多负面情绪的同学,理解他们面对着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和内心无助之间的冲突,不从道德角度来评判,而是从思考应对方式的角度来理解学生,建议有需要的同学及时寻求专业性医学服务和心理服务;人际的链接非常重要,通过人际交往可实现能量的互换流动,因此老师要特别关注情绪不稳定且性格内向的学生,帮助他们发展人际链接,疏导情绪;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鼓励教师在追求学术卓越的同时也要追求幸福,身心保持一致会带来更长的职业线。

 

图为座谈会现场

 

图为座谈会老师合影

 

19日下午,李焰为老师们开展了教师心理育人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从广谱的辅导能力到针对性的危机识别应对能力”。

基于美国心理学家奥托·科恩伯格的“社会-心理功能运作”理论,李焰分别从学业与工作、爱情与性、人际关系以及个人兴趣爱好与志趣四个维度介绍了教师和班导师开展深度辅导的方法与工作建议。李焰提出,在学业和工作方面,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对于学业和工作的认知、行为以及情绪;在爱情和性方面,教师可在合适的情境下主动谈及爱情和性的议题;在人际关系方面,教师应了解学生是如何描述他的人际关系,并留意在与学生谈话过程中他们的感受;在个人兴趣爱好和志趣方面,教师可了解学生平常课余时间的生活安排,帮助学生区分任务和兴趣,避免将生活与学习、工作混淆,帮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同时关注学生对于兴趣的投入程度,避免将“兴趣”变成防御。

 

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陶益作专题培训开场介绍

 

李焰作专题培训

 

教师心理育人能力提升培训是我院建立与强化心理育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讲座培训、工作督导、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心理育人的能力与危机防控的意识,为学生心理发展提供切实的支持与帮助。

 

文:唐淼、刘若楠

图:黄海青、张华、唐淼

编辑:张华、邓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