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环节,7月26日至29日,我院教职工办公室组织了以“学党史、悟初心”为主题的党史学习专题培训,我院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机关院管干部、教职工党支部书记等一行15人赴遵义会议旧址、娄山关、息烽集中营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培训。
学史增信,从党课中汲取信仰力量
培训班于7月26日正式开班,参训学员全体身着红军服、头戴红军帽,齐声奏唱国歌。我院副院长左剑恶首先发言,阐明此次培训学习的重要意义,并对学员在培训期间提出要求。遵义市委党校副校长、遵义干部学院副院长谢以佐向培训班授予班旗。随后,我院党委书记武晓峰作开班动员讲话,他表示,院党委一直重视寒暑假期间红色实践等户外学习的活动安排,希望此类活动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并最终能够在我院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团队建设、作风建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次赴遵义开展党史学习专题培训恰逢建党百年,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共同为学院建设贡献力量。
左剑恶发言
班旗授予现场
武晓峰作开班动员讲话
开班仪式合影
开班式后,谢以佐为培训班参训学员讲授以“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为题的党性教育课程,并在课后认真回答了学员们提出的问题。
谢以佐讲党课
26日晚上,武晓峰为参训学员讲授题为“向毛泽东同志学习”的党课。
武晓峰讲党课
两堂党课使学员们受益匪浅,出发前学员们还阅读了相关书籍,为接下来三天的实践环节打下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学员们以昂扬的姿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实践环节中。
党课学习现场
学史明理,在遗留旧址感悟伟大真理
7月27日上午,培训班来到遵义红军山,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全体学员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在遵义战役中牺牲的邓萍同志等红军烈士。通过现场深情并茂的微党课《无名英雄》《红军卫生员的故事》及《巾帼英雄王泉媛》教学,学员们深刻感悟到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精神。下午,培训班来到遵义会议旧址,沿着革命先辈曾经的脚印,学员们深刻感受到毛泽东同志等革命先辈对崇高革命理想的矢志坚守。遵义会议精神集中体现了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等伟大真理,是历史留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学习参观纪念馆,学员们对贵州土地上流淌的红色血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晚上,学员们观看了震撼人心的《伟大转折》主题情景剧,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红军长征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
于遵义红军山合影
缅怀红军烈士
微党课教学现场
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
学史崇德,自娄山关下锤炼意志品质
7月28日上午,学员们脚踏长征历史中娄山关大捷之地,在西风台上齐声朗诵《忆秦娥·娄山关》,尽情领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恢宏气势和红军拼搏的伟大精神。随后,学员们沿着山道长路步行到娄山关战斗遗址陈列馆参观学习,跟随讲解员重温了四渡赤水那段峥嵘岁月和光荣历史,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下午,学员们乘车来到湄潭,集体参观了浙大西迁旧址,了解其七年西迁办学历史的风雨历程。培训班到达田家沟和七彩部落,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十谢共产党》的发祥地,学员们在此听取了当地两位村支书的精彩介绍,认真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成效,真切地感受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天晚上,参训学员们分为两个学习小组分别进行了学习感悟交流,各自分享了本次党史学习培训的收获心得。
于西风台合影
于娄山关合影
参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学史力行,由纪念馆中凝聚前行能量
7月29日上午,参训学员集体乘车来到息烽集中营,通过学习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展出的历史资料,深切感受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理想:在国民党的监狱中历经折磨而不改初心,数百名共产党员在此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不禁从心中升起无比崇敬之情。革命先烈用生命燃烧的烽火传递到每位参训学员的心中,激励着学员们要克服困难、奋勇前行。随后,学员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向勇于牺牲的革命先烈们献上鲜花祭奠。
参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
学员向革命先烈献花
下午,为期四天三夜的党史学习专题培训班迎来了结业仪式。仪式伊始,两位学习小组组长江勇、戚铭尧分别代表小组进行了学习感悟交流的总结发言。左剑恶分享了党史学习专题培训心得,并对学员们寄以期望。他表示,此行全体学员严格按照要求与安排,以积极的学习态度、严格的学习纪律顺利完成了本次培训,大家反响热烈且达到预期效果。武晓峰作总结讲话,他强调,此次学习活动让我们再次得到精神的洗礼,获得前行的力量。各位学员要将此行获得的力量转化为工作中的自觉行动,希望学员们把学习感悟传达到党支部、运用到学院的发展建设中,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走好我们自己的新长征路。
最后,武晓峰、左剑恶向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全体参训学员合影留念。结业仪式后全体学员顺利返程,本次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学员们在结业仪式上奏唱国歌
颁发结业证书
学员们在班旗上留名
结业仪式合影
文:赵敏
图:李佳
编辑:余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