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22

“视觉符号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活动在安溪举行

11月28日-12月5日,2021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修学“视觉符号设计”课程的艺术设计和其他专业的30名硕士生,在校内完成了课程中理论部分的教学环节后,在任课教师黄维教授的带领下到本课程安溪实验教学基地开展实验教学环节活动,这是该课程第七年来到安溪基地开展这项活动。

 

师生参观安溪劳模创新工作基地

 

清华师生一行到达安溪后,首先来到新唐信企业了解铁艺的材质与工艺特点。当晚,师生们到安溪劳模创新工作基地参观。竹藤编非遗传承人陈红萍深情回顾了全国劳模、安溪“藤铁之父”陈清河40多年来带领家乡人民创办藤铁工艺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引领全县经济发展的感人事迹,同学们由此对设计的目的与意义有了更多的思考。接着,同学们分组与八家企业工艺师具体讨论与落实设计方案。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同学们分别在多家企业里展开了紧张又兴奋的艺匠融合、协同创新活动。各家企业不仅尽量满足所需的材料和工艺,而且还为每组配备了企业设计总监,更为每位同学配备了一名优秀的工艺师共同创作。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创作激情,夜以继日地对自己的设计反复推敲,精益求精。教学组的老师们每天到各企业巡教,耐心细致地辅导创作。

12月1日,黄维带领同学们来到我国著名的铁观音茶乡——福建安溪县祥华乡开展游学活动,同学先后参观了东坑村生态流域、产业展示中心、农耕文化馆,在儒家茶场品鉴交流,获益良多。黄维还应邀为当地茶企负责人、制茶人员以及乡村两级干部作题为“培育百年品牌资产的路径与方法”的专题讲座,反响热烈。

在短短五天里,来自不同专业的30名同学在企业工艺师的帮助下,较好地消化和掌握了当代视觉符号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共创作出了59套共128件主题鲜明、立意新颖、造型简洁、符号感强、工艺精湛的藤铁工艺品,在当地产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评委会在评审作品

 

4日下午,“视觉符号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成果评审会召开,由校地企三方联合组成的评委会对同学们创作的作品进行了认真严格的评审。安溪县政府副县长谢建新充分肯定了实验教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这一校地企合作的模式,并希望这些精美的文创作品能够在安溪进行商业转化。学生赵翊帆和李昕澍代表全体同学对安溪县政府、企业和校企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与精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们表示,通过这次的实验课程,学会了运用视觉符号思维来创作当代藤铁工艺作品,领悟到从具象到抽象、从平面到立体、从作品到产品转换的奥秘,也体会到“明理创新、实践赋能”的教学魅力,更感受到“艺匠融合,协同创新”创作乐趣,尤其是企业导师不厌其烦的指导让同学们深受感动。

最后,黄维对这次实验教学活动做了总结。他说,同学们通过参观学习全国劳模、优秀共产党员陈清河的先进事迹,坚定了为民生而设计的信念,明确了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学习方向。同学们通过学以致用的实验过程,消化理解了课堂所授的“开眼论”设计理论,开阔了社会视野,了解了产业与市场的现状与需求,很好地完成了课程作业,达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此外,这次活动增进了同学们与工艺师的情感,同学们还通过完成企业命题创作学到了商业设计的方法。黄维还针对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分析,并对今后学习提出了希望。

安溪电视台、《安溪报》等当地新闻媒体对这次实验教学活动进行了现场采访与报道。

 

 

文:张鑫、艺言

图:黄海青、张鑫、原之等

编辑:黄萧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