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7

​我院举办海上浮动设施法规与技术协同创新研讨会

423日,海上浮动设施法规与技术协同创新研讨会在我院信息楼报告厅举办。来自清华大学、深圳市海洋发展局、中国船级社、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深圳市海洋产业联盟及大湾区多家涉海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参会。

会上,我院海洋工程研究院段梦兰教授、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苏瞒执行秘书长、中国船级社深圳分社罗茂才总经理、深圳市海洋发展局成嶂旻副局长先后发言。 

段梦兰、苏瞒、罗茂才、成嶂旻发言(从左至右、从上到下)

段梦兰表示,本次研讨会邀请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是清华海洋工程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旨在围绕海工产业技术和规则的新要求展开专题研讨,体现了海洋工程领域“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发展思路。

苏瞒表示,举办本次研讨会,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涉海单位,通过专家权威解读精准掌握规则要求,通过知名学者分享了解有关最新技术动态;另一方面是提供交流与合作平台,使海上浮动设施法规编制者、技术研发者与产业实践者汇聚一堂、探讨交流,促进海上浮动设施在能源供应、环境保护、深远海养殖、文旅休闲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罗茂才表示,海上浮动设施规则的首次发布,不仅是我国海上浮动设施领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推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支撑。中国船级社在海上浮动设施领域持续深耕多年,成功助力了多个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期待与业界各方携手共进,共同探索法规与技术的创新融合,为深圳的海洋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成嶂旻指出,全球海洋经济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海上浮动设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次研讨会恰逢其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能够畅所欲言、深入交流,为深圳海洋经济的发展献言献策。

中国船级社海洋工程技术中心凌爱军、梁园华两位专家以及我院海洋工程研究院李彬彬副教授分别围绕海上浮动设施技术规则、海上浮动设施检验规则以及浮式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与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专题报告。报告聚焦五大核心方向:一是拓展新兴设施覆盖,将浮式风机、海上渔业养殖休闲设施等纳入规范;二是强化系泊系统可靠性,针对长期固定系泊作业特点,提升复杂海况下的动态适应能力;三是细化环境设计标准,明确风浪流耦合参数及海域差异化要求;四是构建无人设施智能安全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平衡经济性与安全性;五是完善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建立分级检验制度,对接国际标准。

梁园华、李彬彬、凌爱军作专题报告(从左至右、从上到下)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代表积极发言,就浮动设施系泊系统的设计和检验、技术规则和检验规则实施后对海上文旅综合体项目的审批和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检验规则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操作等展开充分交流。

现场观众与专家积极互动

202519日,经交通运输部批准,中国海事局发布了《海上浮动设施技术规则(2025)》《海上浮动设施检验规则(2025)》,并于41日正式生效实施。这两个规则是国内首次对海上浮动设施提出技术和检验制度要求,填补了我国海上浮动设施检验技术要求的空白。本次研讨会结合最新法规和技术动态,通过专家报告、政产学研互动讨论,进一步助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对推动我国海上浮动设施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讨会由我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和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促进会联合主办,中国船级社深圳分社、深圳市海洋产业联盟协办。

文:兰芹

图:海洋工程研究院

编辑:戴雨静

审核:聂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