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返回
我院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启动 李艳梅教授教书育人专题报告会举办

发布时间:2012-11-05

为加强我院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深入推进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工作,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我院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拉开帷幕。11月1日下午,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系列首场活动,“三尺讲台 桃李芬芳——李艳梅教授教书育人专题报告会”成功举办,清华大学化学系李艳梅教授以“为师为友 共学共进”为题,与我院教师分享了教书育人的体会和经验。本次报告会由院工会、培养处、研工办和院办联合举办,院长康飞宇,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庆刚,副院长胡洪营,党委副书记杨瑞东,院工会主席戴吾三等出席报告会,我院全体教职工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赵庆刚书记主持。

李艳梅教授在清华大学任教已近20年,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清华大学首届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奖等,现任清华大学化学系常务副系主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精品课负责人。2011年4月24日,李艳梅教授作为清华大学教职员工代表,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言。

报告会上,李艳梅教授从她主讲的《有机化学》课程谈起,阐述了她对于如何将一门课程讲好的思考和实践,总结了“从问题,到探索,到分析,到解决”,“引导学生随着其思路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教学思路,并提出了教师应该“像朋友一样引导学生、关心学生、在意学生”的观点。李艳梅教授结合从教生涯中的实际案例,与大家分享了如何对学生进行方向学习引导、内容学习引导和合作学习引导,如何从学科素养、职业素养、科研教育和批判精神等方面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用心倾听学生、在意每一位学生,去发现、去欣赏、去雕琢每位学生。

李艳梅教授讲述的案例都是教学中最为常见、最为普通的,对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思考和探索也都融入在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透过她朴实而亲切的语言,听众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她的那份热爱、倾注,那份追求、努力,和对学生的强烈责任心。正因为如此,李艳梅老师把古老的化学知识讲得像鲜活的鱼儿一样生动,使每一堂课都变成最精彩的一课;正因为如此,李艳梅老师成为学生进入学术殿堂的领路人,引导帮助学生破茧化蝶,放飞理想。

另外,李艳梅教授在报告中谈到的“讲课的成功,不仅是由于有讲课的艺术,更首先是有科研的艺术”、“不要轻视教学,这是一次完善自我的机会”、“教学方式高于教学手段”等观点和案例,也令大家深受启发。在报告的最后,李艳梅老师提出了“我们这一代人如何做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反思与追问,也为我院教职员工如何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哲学命题。

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庆刚代表我院对李艳梅教授专程来深为我院教职工作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李艳梅教授多年来在加强我院与校本部化学系业务联系,支持我院学科建设所作的工作表示感谢。他说,李艳梅教授精心准备了报告,对我院开展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是一个很好地推动。她在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方面的思考和实践对我院教师有很大的启发,同时,她对待工作的钻研精神、进取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对我院职工和行政管理人员同样具有很强的启发。

赵庆刚指出,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清华大学始终坚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自1984年以来每年召开“清华大学教书育人研讨会”,这已成为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深圳研究生院作为清华大学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自建院以来,对于师德师风建设一直也很重视,努力提高教师和职工的师德师风水平。为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工作,在我院党政领导的支持下,从今年开始,举办我院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并计划每年举办一次。由院工会、培养处、研工办和院办具体组织。今年的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集中在11月份进行,三个主要活动:一是今天的教书育人专题报告会,二是我院获得学校和深圳市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座谈会,三是部分教师与学生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主题的对话交流活动。希望各个学部、机关处室和教职工党支部结合师德师风建设主题也开展一些活动。共同把这个活动开展好,切实收到实效。他还对师德师风建设谈了三点意见,一是师德师风建设主要是做好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工作,二是进一步发挥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人物的引领作用,三是肯定成绩,分析差距和不足,改变教书、服务、管理与育人脱节的问题。(文/陈超群 摄影/杨昊)

图为讲座现场

图为李艳梅教授作专题报告

图为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庆刚主持报告会并讲话

图为我院教职工认真聆听报告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