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我院在A206会议室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专题研讨会,旨在交流教学调研的情况,就“教书育人”集思广益,并总结本年度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成效。会议由胡洪营副院长主持,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庆刚,关志成、林孝康等院老领导,院工会主席戴吾三,培养处处长王蒲生,研工办主任关添,院办副主任、院工会副主席李俊卿,老教师代表、中青年教师代表等参加了研讨会。
会上,王蒲生教授汇报了人才培养和教学总体情况。遵循我院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经过不断努力,我院教学评估、学生论文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表现优异。今后还将加强实践环节、论文环节、创业引导等工作,坚持不懈抓好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王蒲生还汇报了四次学生座谈会及各学科教学讨论会的情况,指出了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与会教师畅所欲言。关志成教授结合能源电工实验室研究生培养情况,分享了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科研选题要前沿、要顶天立地,营造国际化氛围等经验和体会。林孝康教授谈了培养我院首批工程硕士的体会,并强调要发挥各学科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多帮助年轻教师成长。叶大田教授结合十八大精神,谈了对如何做一名好教师的理解,她认为,教师要经常学习,不断追求新的知识,并通过了解和思考社会,培养一种自信。李向明副教授结合英语课的教学,谈了授课激情、教学团队、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探索和努力。高本河、张学聃、张磊、关添、赵世玺、张若兵等老师也结合各自的教学感受,提出了对制度建设、课堂互动、教学评估、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处理好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思考。
院工会主席戴吾三汇报了我院首届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的组织工作。从首场李艳梅教授教书育人专题报告会,到培养处组织的教学座谈会和各学部的教学讨论会,再到这次专题研讨会,本学期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圆满结束,从反响来看,首届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每年将开展一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继续推动我院师德师风向着更好水平发展。
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庆刚作总结讲话。赵书记说,首届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在教师中形成了较好的影响力,各学部、党支部结合活动也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培养处,组织了一系列学生座谈会、学部教学问题座谈会等,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将提高培养质量和师德师风建设很好地结合了起来;院工会、研工办、院办也积极地协同,虽然活动开展的时间不长,但效果很好。赵书记强调,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能体现高尚的职业道德,言传身教去感染、影响学生,把育人很好地融入到教书、管理、服务中,这对于我院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清华大学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保证品牌、保证培养质量是我院首要任务,建院11年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工作对我院持续、健康发展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赵庆刚书记在讲话中说,师德师风建设“有三个方面要持续推动”,一是我院要形成比较好的“三育人”氛围,这也是我院传承清华文化和精神的重要体现;二是要向榜样学习、查找差距,并继续挖掘身边的典型,加强对榜样的激励和宣传,发挥榜样的作用;第三,通过制度化的建设把师德师风深化,明确相关标准,将师德师风与检查、考核、评估等结合起来,通过氛围营造、激励鞭策、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形成更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我院中心工作和“十二五”任务的完成。(文/陈超群 摄影/杨昊)
图为师德师风建设专题研讨会现场
图为胡洪营副院长主持专题研讨会
图为与会人员积极发言
图为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庆刚作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