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在清华大学建校102周年、深圳研究生院建院12周年之际,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新基地一期建设工程正式开工。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胡和平,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蒋宇扬,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主任王岩,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等市校领导出席开工仪式,为创新基地培土奠基。胡和平、吴以环在开工仪式上讲话,康飞宇代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致辞。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庆刚主持仪式。
胡和平书记向深圳市委市政府对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新基地建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学校将继续支持深圳研究生院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支持深圳研究生院建好、用好四个创新基地,为深圳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核心技术和高层次人才支撑,真正成为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清华大学教育改革试验田。吴以环副市长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创新基地(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表示热烈的祝贺,她表示,市委市政府将给予全力的支持,积极协调和解决好项目建设,共同推进创新基地(一期)工程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发挥作用。康飞宇院长对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深圳研究生院工作的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在致辞中说,深圳研究生院将力争早日建成清华大学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成为深圳市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创新基地一期建设工程共有两个地块,含深海研究创新基地、能源与环境创新研究基地、新型光电与先进装备制造战略创新基地,分别位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区东侧和大学城核心区东侧。创新基地为政府投资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约3.34亿元,预计2015年投入使用。
清华校区东侧地块北靠丽水路,南侧为清华长廊,东靠大学城图书馆,西侧为架空层过道,用地面积2439㎡,总建筑面积15884㎡,地上14层,地下3层,拟建为深海研究创新基地。该大楼的地下室规划为潜水器试验水池、声学实验水池。深海研究创新基地拟设置物理海洋学与海洋信息工程、海洋工程技术中心、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生态中心、深海矿产资源研究中心,从事海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与产品、深海探测技术与装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以及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技术集成和产业化,能够为深圳市培养海洋科技领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深圳市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围绕海洋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推动深圳市海洋产业的优化升级。
大学城核心区东侧地块北靠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南侧为公路,东临图书馆长廊,西侧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规划用地,用地面积7221.1㎡,总建筑面积50296㎡,地上21层,地下2层,拟拟建为能源与环境、材料学科、新型光电与先进装备制造战略几个学科的研究创新基地。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和环境领域是深圳市研究方向分布最全面和研究力量最雄厚的院校,创新基地的建设,将促进能源环境技术创新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丰富创新体系的内涵,并未能源环境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与保障。在新型光电与先进装备制造方面,创新基地将面向前沿技术、共性和关键技术组织实施攻关计划、研发、应用推广以及项目示范,加快深圳新型光电及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由“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升级。
创新基地一期建设工程均遵循“绿色建筑”理念,在规划布局和形体设计上,将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理念与建筑设计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都力争实现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在整个建筑的设计和使用中,都将让人感受到低耗材、耐久性、可再循环、可再利用、可再生、可节能等概念。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策理,科研院副院长郑永平,人事处副处长汪健,校友总会秘书长郭樑等学校方面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工仪式。
出席活动的深圳市方面领导和嘉宾有市工务署署长杨胜军,大鹏新区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永志,审计局副局长张美秀,教育局副局长范坤,大学城管理办主任吴惠琼,以及应急办、财政委文教处、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海洋局)的领导。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牛宏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刘红军;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马辉、胡洪营,党委副书记杨瑞东,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苏纪兰院士,院老领导关志成、吴敏生,创新基地各学科师生;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集集团研发中心等创新基地项目合作单位负责人出席活动。(文/陈超群 摄影/杨昊)
图为市校领导出席开工仪式
图为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庆刚主持开工仪式
图为开工仪式现场气氛热烈
图为校党委书记胡和平讲话
图为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讲话
图为我院院长康飞宇致辞
图为市校领导为创新基地培土奠基
图为出席开工仪式的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