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返回
金融时代论坛举办 本期聚焦中资券商

发布时间:2013-05-24

5月17日,国泰君安国际主席兼行政总裁、香港中资券商协会主席阎峰博士做客我院“金融时代论坛”,带来了一场题为《中资券商在香港的发展历程》的精彩演讲。

阎峰博士首先简要回顾了上个世纪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史,并介绍了近两年来香港证券市场的相关情况。他说,目前香港证券交易所共有1500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2万亿,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六位,去年全年筹资额居全球首位。截止2012年底,香港证券交易所共有170多只H股股票,108只红筹股股票,400多家内地民营上市企业,中国公司占领香港市场近60%的市值和近70%的成交量。

阎峰博士详细阐述了中资背景券商在香港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2005年,这是中资券商在香港开展业务的探索性阶段,野蛮性是这一阶段的历史特点,其代表事件有1991年光大集团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光大(香港)有限公司;第二阶段是2005年到2012年,这是中资券商在香港的发力阶段,运作开始实现合规化是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也在这一阶段成立,其代表事件有中信证券收购里昂证券;第三阶段则是2012年以后,中资券商将在香港寻求新的发展机会。随后,阎峰博士介绍了在港中资券商的背景特点和业务模式。他说,中资券商在港的业务种类主要有五种:经济业务、融资融券、企业融资,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由于外资投行的垄断地位,且中资券商大多资本规模小,国际化程度低,兼之海外市场经验少,所以其盈利能力较弱,但他对于中资券商的发展前景仍持乐观态度,他认为,跨境业务和做市商是中资券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论坛最后,阎峰博士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整个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许若然)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