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至14日,我院召开2013年培养工作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为主题。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刘惠琴,研招办主任屠中华,管理办主任郭钊,注册中心主任唐子龙,材料学院业务办主任李正操,化学系教学办主任麻远应邀出席会议。我院院长康飞宇,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庆刚,副院长胡洪营,副院长马辉,党委副书记杨瑞东,培养处处长王蒲生,副处长孙春柳,全体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以及培养处全体老师出席了本次会议。
康飞宇院长在会议上致辞。康院长介绍了我院目前的办学条件、学生培养质量情况,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他指出,要认真总结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经验,并希望我院能利用学科交叉的自身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特色。
刘惠琴主任作了题为《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专题报告,介绍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情况。刘慧琴主任从“博导遴选机制、招生选拔机制、研究生资助机制、质量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总结了研究生教育机制改革情况,对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从“国际合作、创新创业、学科交叉、协同培养”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与大家探讨了研究生教育新挑战——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胡洪营副院长作了题为《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介绍了我院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和培养特色,详细阐述了我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情况,并对我院今后在交叉学科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会议交流环节,新能源、化学制药和医院管理三个学科的教师代表围绕着“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这一主题作了发言,介绍了各自所在学科的招生培养情况,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培养模式、培养体系建设和培养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电气工程、计算机、物流工程三个学科代表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作了总结汇报,从学生培养成效、就业情况、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等方面凸显学生培养特色,对培养特色的落实情况做了详尽的总结。
下午,与会老师围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各学科如何凸显和落实培养特色等问题分组展开讨论,校本部各位老师参与了分组讨论,针对部分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在会议的最后,康飞宇院长作总结发言。康院长肯定了本次会议举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要深入思考我院学生培养工作的现状,总结我院人才培养特色;要认真思考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用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交叉学科融合;要稳抓稳打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希望我院教师共同努力,把学生教好,把教学做好。
本次培养工作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了我院与校研究生院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对我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我院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本次培养工作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了我院与校研究生院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对我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我院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在此次培养工作研讨会之前,校研究生院刘惠琴、屠中华、郭钊老师还参加了我院人才培养务虚会议,听取了我院新能源、化学生物学、医院管理三个新增招生学科的工作进展情况,与院领导和教师代表就深圳研究生院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特别是交叉学科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环境、政策支撑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在务虚会中,刘惠琴老师对新能源学科如何体现交叉培养特色,医院管理硕士今后培养定位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郭钊老师和屠中华老师对我院教务管理权限申请和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工作表示了支持。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我院创新金融工程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和艺术工坊及艺术硕士作品展,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文/赵晶 摄影/杨昊)
图为会议现场
图为康飞宇院长致辞
图为刘惠琴主任作报告
图为胡洪营副院长作报告
图为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图为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