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返回
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党支部和工会联合举行特色活动

发布时间:2013-07-08

7月4日,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教职工党支部、工会赴深圳市博物馆和大芬村举行特色活动,活动以“服务老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增强社会责任,在促进学生培养方面起积极作用”为宗旨。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庆刚,党委副书记杨瑞东,学部党支部书记王蒲生等20余位教职工党员、工会会员和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早上十时许,师生们到深圳博物馆参观。透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深圳三十多年来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大都市的沧桑变化逐步呈现。在蛇口码头建设初期,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曾设立超定额一车奖4分钱的制度,而这一举措曾经惊动过中南海,在中央领导亲自批示后才得以实施。这些历史事实使亲身经历改革开放的老教师们触景生情。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成立的历史图片前,大家纷纷与最早参与创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林功实教授合影,表达对创业前辈的深深敬意。现在,深圳生产总值已突破2000亿美元,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每平方公里产出超过1亿美元。面对当年的信封、票证、照片、蜡像,年轻一代的师生们深深体会到创业的艰难;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大家也真切感受到了历史责任。

下午,师生们到大芬村参观,领略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盛况。太阳山美术馆馆长朱虹女士接待了我院师生。在太阳山美术馆,师生们参观了陈求之先生的油画,体会了陈求之先生“豪放挥洒似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婉约细腻如晨曦初露白鹭满山坡”的书画风格。馆长朱虹女士与我院师生进行了座谈,向大家讲述了创办太阳山艺术馆的艰难过程,双方就文化产业发展、艺术复制品未来走向等专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合作举办讲座达成了意向。通过对大芬村的实地考察,师生们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增进了理解,增强了信心,并有助于教学和研究。

博物馆记录着深圳的历史辉煌,大芬村展现了深圳未来的梦想。在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这次富有艺术情调的特色活动似炎炎夏日里的一阵清风,令人神清气爽,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 摄影/温雪媛)

图为师生们在深圳市博物馆参观

图为师生们在深圳市博物馆参观

图为师生们在深圳市博物馆门口合影

图为大芬村太阳山美术馆馆长朱虹女士与我院师生座谈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