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清华大学建校104周年、深圳研究生院建院14周年庆祝大会在我院CII多功能厅举行。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常务副校长程建平,副校长、教务长研究生院院长杨斌,原常务副校长杨家庆,原副校长、深圳校友会名誉会长、深圳研究生院原院长关志成,原教务长、深圳研究生院原院长吴敏生,校科研院院长周羽,校基金会秘书长李家强,校研究生院副院长高虹,校长办公室主任熊义志等领导出席本次大会。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深圳清华大学校友会会长、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我院院长、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共同院长康飞宇,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庆刚,以及来自广东、香港、台湾等地的清华校友代表千余人参加了庆祝大会。深圳校友会理事王立新主持大会。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下午三时,在庄严悠扬的清华校歌声中,庆祝大会拉开帷幕。深圳校友会会长、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汇报了深圳校友会的工作,对广大校友为深圳校友会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清华大学惠州校友会副会长,惠州仲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杨鹏飞,东莞校友会会长、清华东莞创新中心主任严叔刚分别代表惠州、东莞两地校友会介绍了各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校友会的发展和运作情况、以及优秀校友取得的成就,并向母校104华诞致以最诚挚的祝贺。我院院长、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共同院长康飞宇大会上汇报了我院的发展情况,特别向全体校友汇报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相关情况及发展规划。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在会上致辞,充分肯定了深莞惠校友为今年的校庆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希望校友们加强与母校的联系,常回家看看。北京清华台湾校友总会李祖嘉女士代表台湾的北京清华校友对母校致以美好祝福,欢迎清华校友到台湾相聚。
校长邱勇在大会上讲话,代表学校对大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校友表示亲切的问候。他与在座校友们分享了参加校庆的经历和感受,传递了老校友对学校的期盼和祝福,他特别分享了朱镕基校友提出的希望“学风最重要”、“要扎扎实实做事”。邱勇校长说,母校对于他而言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他也相信所有清华人都有这样一种温暖的感觉,他希望能与全体校友一起努力,完成学校的各项提升,使母校成为所有清华人的精神家园。他向校友们倡议,在校庆日期间,希望越来越多的校友回到母校,让全体清华人一起营造“家的感觉”。
邱勇校长强调,学校目前处于重要的改革发展阶段,我们将努力在保持历史传统和改革创新这两件事情上保持平衡。学校不断调整和加强学生培养工作,同时在服务社会,满足国家需求方面多做努力。学校最近已经全面启动教学改革,从过去侧重课堂教育、课程教育和知识传授、知识考试,转向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新的教育模式,同时不断完善培养评估体系。
邱勇校长介绍说,过去多年以来,清华大学的科研水平稳步提升。从2000年到去年,全国产生的12项技术发明一等奖中清华获得了5项,充分展示清华在传统工科上的实力;清华竹简的发现和研究、独立完成北京的APEC会议中心和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也体现了清华在文科和人居环境方面的进步发展。最新的QS大学声誉排名,我们排名26位,充分体现了清华大学在全世界的声誉和地位。
邱勇说,自去年10月31日,清华成为全国第一家得到中央批准启动综合改革的高校,学校已经全面推进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科研建设等多方面改革举措。综合改革反映了社会、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的殷切企盼,高校尤其是清华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这场综合改革中,我们既要注重思想的引领作用,同时要拿出清华人求真务实的精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走在改革的前列。
在讲话的最后,邱勇校长解读了自己对“清华”二字的思考,他认为“清”表达了清华人追求纯粹的理念,“华”则代表了清华人生生不息的姿态。他还引用了王国维先生的诗句“一声鹤唳,殷勤唤起,大地清华”来勉励广大校友,企盼所有的清华人的努力,使祖国的大地一片“清华”的景象。校长的话语让在座校友心潮澎湃,掌声经久不息。
本次院庆活动还举办了两个主题论坛,论坛分别围绕互联网与创新创业和新能源与智慧交通展开,来自相关领域校友和嘉宾围绕着主题展开对话。
当日还举行了校园开放日活动工业生态与环境检测中心、海洋生物实验室、能源与电工新技术实验室、化学生物学(省部共建)实验室、新材料研究所等十余个实验室向市民开放。吸引了众多清华校友、深圳市民前来参观。(文/陈松宁 摄影/杨昊、高源、张珂)
图为大会现场
图为校友代表与嘉宾发言
图为邱勇校长讲话
图为互联网与创新创业分论坛
图为参加新能源与智慧交通分论坛的校友合影